屁股抬高
所有動物(包括人類)從生到死似乎都遵從著許多隱密、未經檢驗的潛規則,科學家和學者使用規範這字眼來指稱動物社交界的一些隱含規則――這決定哪些行為是被允許或預期的。約克大學學者安德魯斯(Kristin Andrews)和韋斯特拉(Evan Westra)使用「規範性規律」一詞來描述管理動物社會的、以規範為基礎的系統,並把它定義為「群體內的一種由社群維繫的行為從眾模式」。
對於花時間觀察動物的人來說,安德魯斯和韋斯特拉強調的這些從眾模式可說是再明顯不過,例如,我養的雞群有明確的行為模式,可以決定哪隻雞最先吃到我扔進牠們柵欄中的義大利麵。其中一隻雞「影子」在「啄食順序」中占有優勢,總是第一個搶走我扔過去的食物。另一方面,「貝琪博士」接近社會等級的最底層,總是在群體的外圍附近徘徊。要是貝琪博士試圖在輪到牠之前硬闖進去咬義大利麵,就會被影子啄一下,因為貝琪博士這麼做將違反一條關於「誰先進食」的規範。我的雞群有一套決定彼此在進食時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的制度(以及違反這些規範的後果),來維持群體的從眾模式(即「啄食順序」)。
韋斯特拉透過Email向我解釋,規範並不等同於規則,因為「在實務上,你很難判斷動物的某種行為實際上遵循的是什麼規則——如果有規則的話」,而且「其實許多學者和認知科學家認為,比起實際制定一套規則,『感覺』才是社會規範的核心部分」。當規範被打破,通常會造成以負面情緒(侵犯者和被侵犯者雙方皆然)形式呈現的後果,有時還會有積極的懲罰。如果某種規範遭到侵犯,動物會感受到必須以焦慮、不安甚至憤怒的形式去遵守規範的壓力。違反規範通常會導致一些有助於重建現狀的行為,因而消除這那些負面情緒,例如影子啄咬貝琪博士,或者獼猴喜歡的抱臀部和解技巧。動物感受到的遵守規範的壓力,以及牠們所經歷的以負面情緒形式呈現的,違反規範的後果,是所有動物群體賴以維持社會架構的要素。
雞之類的動物不需要太多複雜的認知方式,就能讓這些社會規範冒出來,同時透過負面情緒引導牠們的行為,雞不需要用心智理論來猜測其他雞對啄食順序有多少了解。我的雞群也不必透過因果推理,思索貝琪博士為何應該等到最後吃,以及這是否公平合理。對動物而言,多數規範都是這樣運作的,而這樣的行為模式,其實由一些很欠考慮的情緒所引導的。事實上,對人類而言,大多數規範也是如此。
人類行為受制於一些已經內化但未經明確教導的規範,因為它們未經檢驗和教導,因此不受好/壞或對/錯觀念的限制,沒有被提升到道德層次。想想「替別人擦臉」是不是可被接受的規範,你所生活的社會十之八九不會接受當街拿著餐巾走向陌生人,替他們擦去嘴角食物殘渣的做法。這是一種我們特別保留給孩子、親人或密友的親密舉動,完全不是我們會對陌生人做的事。沒人教過你,但你依然遵守這規則,而且很可能你在此之前從沒想過或看過這種擦臉規則,這也證明了,你早在我提到這規則之前就把它內化了。嘗試用餐巾擦拭陌生人的臉確實會讓你渾身不自在,這正是規範的典型本質:一種透過「操控情緒」來引導你的行為的潛規則。
*作者賈斯汀.葛雷格Justin Gregg,心理學博士,聖法蘭西斯薩維爾大學(St. Francis XavierUniversity, StFX)副教授。研究主題為海豚的社會認知、語言學和語言進化的背景,曾擔任美國非營利組織「海豚溝通計畫」(Dolphin Communication Project)高級助理研究員,參與日本和巴哈馬群島野生海豚的回聲定位能力的研究。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如果尼采是獨角鯨》(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