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賴清德的看好度還是總統參選人中最高的,不過今年的大選對民進黨而言有點像是一部好萊塢恐怖片《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好事》,今年以來就有7人因爭議事件曝光或司法案件退選,其中陳歐珀、趙天麟犯的是難以忽視的錯,這還不包括因召妓曝光下台的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還有議長賄選案被起訴但不辭職的邱莉莉,難怪賴清德面對學生的「執政貪腐說」挑戰時只能形容這是一種「印象」。
「執政貪腐」的印象確實發酵,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8月民調,4成3民眾認為「民進黨是和黑金勾結的政黨」,10月民調則有5成4國人不樂見民進黨繼續執政,更有近6成民眾不支持民進黨總統、國會全贏的「完全執政」,其實,在西方民主國家只要有過5成民意不支持,就代表執政方向背離民意,執政黨就該準備下台,應該就沒有必要再問是否支持「完全執政」的問題,但是,台灣政黨和政治制度互相卡住的僵局,確實會出現多數民意反對、民進黨卻仍然執政的狀況,最後人民可以用選票教訓執政黨的唯一選擇,就是讓新當選的總統不要拿下國會多數、一上任就成為跛鴨政府。「完全執政」因為將國會過半也涵蓋進來,才會成為今年的主軸之一。
其實,只要和另一個國家比較,就可以凸顯台灣選民今年投票時面臨的僵局,波蘭日前舉行大選,執政多年的法律正義黨因任內干預司法、媒體等反民主作為引發中間選民的不滿,最後雖然拿下3成5選票,仍是第一大黨,但親歐盟的第二大黨和其他小黨卻更有可能籌組聯合內閣成為執政黨,波蘭的選舉結果顯然符合該國民意;相較於波蘭,台灣現行選舉制度有三個困局,最明顯的當然選舉結果無法反映多數民意,第二,要求政黨輪替的民意也會和政黨自主的民意衝突,而有壓抑小黨的傾向(難怪標準總統制國家很難出現第三黨),則是近來藍白合為何矛盾不斷的制度性因素,第三也是最嚴重的是,只要拿下總統就會讓民進黨完全合理化過去的作為,在波蘭,執政的法律正義黨雖然仍然是第一大黨,但承認敗選,在台灣,只要賴清德勝選、即使選票未過半,仍可能倒過來因為贏得總統而自認取得正當性。
換句話說,只要在野藍白選前無去合作、保送民進黨繼續執政,選民唯一能表現不滿之處就只有針對立委選舉,事實上,連九合一地方縣市長選舉都被視為是對執政黨的期中選舉,攸關國家政策的立委選舉當然更能展現民心向背。正常國家選出的區域立委不該完全以黨意為依歸,也不見得要對總統等行政權百依百順,這在總統制國家尢其如此,但是台灣基進立委吳欣岱日前批評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是「民意大於黨意」,遵從民意成為罵人的話,可知在綠營心目中價值觀顛倒到什麼地步!事實上,民進黨對區域立委的要求和不分區立委無分軒輊,黨籍立委只要一次投票和黨團不同,就會被送考紀會,一旦因此停權就可能無法參選而喪失政治生命,所以要生存就得聽黨意;事實上,2020立委選舉結果,民進黨區域立委共拿下4成5選票,國民黨也有4成選票,民進黨挾著單一選區制度拿到的超額席次,在國會完全輾壓在野黨的主張,和民意比例是不相符的,也難怪這一次賴清德和民進黨再喊出國會過半訴求時,選民興趣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