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在今年正式邁入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14%的「高齡社會」,8年之後,更將成為老年人口占比逾20%的「超高齡社會」;這代表的社會扶養比惡化,現在的結構是每5位青壯年人口扶養一位老年人口,到時會降為每1.2位青壯年人口即需扶養1位老年人口。
不必懷疑,這種社會的青壯年是「更辛苦」,經濟體也生產力更低、更無競爭力,因為「吃飯的人多.作事(生產)的人少」。相較早年,今日同年齡的所謂「老年人」,身體狀況確實較過去好,政府是否該想想如此把老年人適當的導回就業市場,讓其回流生產體系?
此外,在超高齡社會來臨、人口進入負成長後,政府的公共建設也有調整的必要─特別是前瞻計劃中琳瑯滿目的軌道建設。交通建設要能存活的第一要件,就是運量需求,而運量需求來自2大基本因素:一個是人口量,這是最基本的基礎;第二個是商業活動量的需求。
如果人口負成長、人數每年減少,那些奠基於人口量的交通建設,還有多少運量需求、是否該作調整,政府是否該重新評估作調整?而超高齡社會中,老年人占超過2成,退休老年人對交通的需求量與路線需求,都與青壯人口、學生等不同─例如通勤的需求就沒有,商務路線的需求也變少。
其實,國內就有一個好案例供參考─高鐵。當年高鐵進行規劃時,在1990-1994年之間,有5個單位作過運量分析,第一個作預估同時也是最保守的法國公司,預估出的長期運量是平均每日18萬人次;之後所作的預估越作越樂觀,平均每日運量預測從25萬到48萬人次不等。當年就是基於人口增加、經濟長期成長的樂觀基礎下作出的預測。
但因為之後台灣經濟逐漸進入中低成長,商務需求不如預期,人口成長也大減緩,甚至出現赴海外工作人口大增的人口外流,結果是當高鐵通車時,運量遠低於預估,低到只有每日8萬人次,之後緩步成長亦只到13萬人,導致高鐵財務出問題,不得不延長特許權、重列折舊方式、減資再增資成為半公營化企業。到現在即使已通車12年了,去年號稱運量創新高,但平均每日運量仍只有16.6萬人。依照高鐵局的長期預測,未來要突破21萬人次都不容易。
因此,當政府已推估出4年後人口就負成長時,當然該作些事,不是把過去政策拿出來念一次就好;增加生育率的各種政策雖然是該作,惟難期待效果;但對那些基於擴張性、人口增加等思維作的建設規模(如前瞻計劃),是都該務實檢討修正,別一心想著圈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