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中國跨越了一道重要的里程碑:其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額自40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超過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貿易額之和。隨著貿易、技術、安全和其他棘手問題引發的緊張局勢加劇,中國和西方正朝著不同的方向行進,中國跨越這一里程碑就是迄今最明顯的跡象之一。
在數十年間,美國等西方國家曾尋求讓中國在這些最富裕國家所引領的單一全球經濟中充當合作夥伴和消費者。如今,貿易和投資流正圍繞兩個相互競爭的權力中心形成新格局。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在日益割裂的世界經濟中,華盛頓方面持續以投資限制和出口禁令向中國施壓,中國則為本國經濟的一些大的組成部分調整方向,從西方轉向發展中世界。
對美國和歐洲來說,好處包括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以及給美國人和歐洲人帶來更多就業機會,這些就業機會原本可能會流向中國。但也存在重大風險,比如可能拖累全球經濟成長,許多經濟學家都擔心,對西方和中國來說都將得不償失。
但相關戰略在雙方為之投入更多資源的同時越來越難動搖。
中國工廠正在用本國或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化學品、零部件和機床取代西方的相應產品。2019年,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額超過了與美國的貿易額。如今,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額超過了與德國的貿易額,很快,與巴西的貿易額也將如此。
中國的對外投資現在主要流向印尼或中東等資源豐富的地方,而不是美國。
包括蘋果公司(Apple)、Stellantis和惠普(HP)在內的西方大公司正尋求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出去。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等金融公司已開始限制或隔離其在中國的活動。
代表在華美國公司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 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調查顯示,逾三分之一的美國公司表示,在過去一年中減少或暫停了計劃中的在華投資。這一比例創下歷史新高,遠高於去年的22%。
「世界正在分裂成彼此競爭的領域,」總部位於紐約的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高級顧問Noah Barkin說。「有一種勢頭......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推動的。這種勢頭存在著隨時間推移而加速的風險,對政府而言變得更難以管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 10月份表示,中國與西方之間的割裂正拖累今年世界經濟的復甦。IMF的研究認為,分別以美國和中國為首的陣營之間更嚴重的分裂可能使全球經濟產出損失高達7%,價值數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