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的東西命運:《白銀帝國》選摘(1)

2018-09-29 05:10

? 人氣

在中國,最開始白銀使用的並不多。秦始皇統一幣制之際,將全國貨幣規定為三等,白銀並不在貨幣其列,「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即使到了司馬遷所在的漢代也如此,白銀在漢代多數是儲藏之用,例外也就只是漢武帝與王莽時期,不過漢武帝的「白金」是以白銀為主要成分的銀錫混合物,而王莽的所謂白銀則是實在的白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王莽改制中,幣制是重要的一塊,又關係民生,因而影響很大。王莽四改幣制,所造「大泉五十」的重量是西漢五銖錢的二.五倍,價值卻規定為後者的五十倍,以此應對財政危機,其對民間私鑄錢幣十分嚴厲,甚至禁止民間持有銅、炭以防止私鑄,但即使定罪「私鑄錢幣者死」也不能完全禁止民間私鑄。錢穆認為,複雜而紊亂的幣制使百姓憒亂,貨幣不能流通,為王莽最大之秕政。「因犯法者多,由郡國備檻車鐵鎖,送至長安鐘官(主鑄錢者)處,愁苦而死者達十分之六七,可知王莽幣制之擾民。」可見法律需要有人情基礎,打擊私鑄如此不得人心,實施效果不佳,擾民無數,「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人至涕泣於市道」。王莽改制的失敗,導致了實物貨幣的流行,《後漢書.光武帝紀下》記載:「王莽亂後,貨幣雜用布、帛、金、粟。是歲,始行五銖錢。」這裡的「金」通常被認為金銀並行,金銀從此作為流通物算得上王莽幣制改革遺產之一。

魏晉以後,源自佛教文化等外來文化的影響,黃金白銀開始受到歡迎;除了鑄造佛像及佛寺飾物等宗教用途外,黃金也作為賞賜、飾品,當然也作為鑄造貨幣之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階段黃金的普及使用,導致了黃金的不足,白銀也作為補充使用,從此用銀逐漸增加。金銀的普及,外來影響不可忽視,一是佛教建築中用金,二是國際貿易,「由於絲綢之路上的一些國家如大月氏、安息、大秦、南天竺、扶南等國均重視使用金銀,同中國的交、廣地區全用金銀交易」。

唐代,金銀更多為上層使用,更多帶有商品性質,兩宋之後,黃金主要作為儲藏與大宗支付手段,而白銀則進入民間,與錢並行使用,金元之後更是如此。白銀在中國的作用日漸重大,最終將中國塑造成最大的白銀王國。

如前所言,這是一個演進的過程。白銀後來成為中國的價值尺度,其實更多源自元代蒙古人的統治。學者彭信威考證這可能源於蒙古人受到鄰近民族的影響,比如花剌子模。儘管如此,蒙古人統治初期,還是以紙幣為主──也就是所謂的鈔,同時禁止金銀流通,卻最終難以杜絕民間使用。明朝建立之後,鈔退出歷史,最終確立了中國的銀本位制度。

西方世界過去的國際結算基礎是金幣、銀幣和銅幣的混合使用,對應幾乎同時代的中國明清,則是「大數用銀,小數用錢」,二者其實不無類似之處。學界的普遍共識在於,作為國際金融體系重大產物之一的國際貨幣制度,出現於十九世紀後半葉尤其是七○年代之後,從此黃金才作為國際貨幣基礎而存在,而這又幾乎同時對應著中國清末的幣制改革、白銀本位的確立。中西在此明確走向了黃金本位與白銀本位的不同方向。

明清時白銀的廣泛使用,被很多學者認為是中國與世界市場關聯的「焦點」,白銀甚至成為一種象徵,象徵現代世界對於古老帝國的「溶蝕」或者「入侵」。白銀在西方式微的同時,它在東方的作用則得到加強。為何東西方白銀走向不同道路?這是否又決定了兩個世界不同的走勢?無論如何,白銀是一個隱祕的脈絡,順著這一線索,或許可以聆聽一些歷史深處的迴響與餘音。

*作者徐瑾為中國經濟學者,現為英國《金融時報》旗下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著有《有時》、《印鈔者》、《凱恩斯的中國聚會》,本文取自作者新著《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