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音寧已經三次讓柯P爆粗口,雖說柯P任何發言都享有免責之特權,但他公開發言爆粗口畢竟罕見。易言之,他很火大,不只是火大吳音寧,更多是火大這件事(北農)怎麼處理成這樣,而且還不曉得如何收拾。
之前,柯P對吳音寧是採取「放著等選舉完才處理」的策略。直到民進黨議員在總質詢提出果菜市場改建案預算問題,柯P的嘴太快,市府的後勤輸送太慢,以致於陷入泥淖難以脫身。
在兵法上,這叫做攻城不利,兵困城下,大軍進展受滯。
《孫子兵法》認為「攻城」是最下策:
〈謀攻〉: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善戰者,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作戰〉:久則頓兵挫銳…頓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敝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九變〉:城有所不攻。
攻城最怕「頓兵挫銳,屈力殫貨」,也就是曠日廢時、勞民傷財,卻被遲滯在一個城無法推進;更怕諸侯(其他候選人)趁我方「屈力殫貨」時來攻。
歷代兵家註釋《孫子兵法》,認為絕對不應該攻的是「城小而固」,除了城牆堅固,還包括糧秣充足。
王莽滅亡的關鍵戰役是「昆陽之戰」,昆陽就是城小而固,同時糧秣充足,而昆陽附近的綠林軍都聚集守城:城固、兵多、糧足,於是能撐到劉秀(東漢光武帝)號召四方援兵前來,王莽百萬大軍受內外夾擊,一戰而潰。
吳音寧守北農就是「城小而固」,她後面有農委會的北農股份(糧秣)和民進黨從主席到市議員的支持(外援),而且吳音寧本人堅守不屈,應了賈林(唐朝)注孫子所言:「臣忠義稟命堅守者,亦不可攻也。」事實上,吳音寧不但堅守不屈,還會伺機出擊,這是《孫子兵法》前述格言的逆思考:放過進軍途中的城池不攻,必須讓它不生作用,萬一它成為「背上之疽」,一旦「疽發背」,往往就是致命傷害。明白點說,「城有所不攻」不是通通都不要攻城,當然也「城有所必克」。
典型的例子是唐朝安史之亂當中的睢陽城。安祿山大軍「漁陽鼙鼓動地來」,所過州縣望風披靡,只有少數城池堅守不屈,其中最「難搞」的就是睢陽(今河南商邱市內),守將是張巡、許遠。起初安祿山大軍不想讓大軍「頓兵城下」,繞過睢陽,一路開到潼關(陝西與河南交界,關中最後一道防線)。可是,當大軍受阻於潼關,睢陽開始發揮「背上疽」的威力,安祿山手下大將尹子奇的十萬大軍備被牽制在睢陽。睢陽城最後破了,那是另外一個故事,要對應的是今天:吳音寧的北農扮演了等同「睢陽」的角色!
那問題來了,柯P不能不處理北農/吳音寧,可是又處理不了,時間久了,就是「城小而固,勝之不武,弗服為笑」—贏了勝之不武,輸了見笑。那能怎麼辦?
我不是柯P,我不必傷那個腦筋,但是可以舉張良怎麼處理的例子:
劉邦大軍往關中進擊,秦國南陽郡守「齮」死守宛城(今河南南陽市),久攻不下。劉邦有意繞過宛城,張良提出建議:「沛公你急著要進武關(關中的南邊最重要關口,依楚懷王當初約定,劉邦只要進入武關在項羽之先,就可以稱王),可是秦軍數量仍多,且扼據險要,如果不攻下宛城,萬一宛城部隊襲擊你的背後,秦軍前後夾擊,將立即陷入險境。」
劉邦於是依張良之計,大軍佯做繞路,趁夜裡急行軍轉回宛城,天亮時,宛城已經被包圍三匝!
「齮」前晚還以為狀況解除了,天亮發現狀況逆轉,鬥志全失,張皇失措,舉劍想要自殺。「齮」的幕僚陳恢勸住老闆輕生,自己跳城晉見劉邦,表達投降意願。劉邦大喜,封「齮」為殷侯,封陳恢為千戶,大軍繼續西行。(後來順利搶先入關)
仍是前述《孫子兵法》那句:善戰者,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對柯P來說,北農必須要「拔」,但不能繼續「攻城」,該怎麼辦?看他有沒有張良的智謀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孫子兵法看選戰」(之十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