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英國前首相卡麥隆任內的與中國關係被稱為「黃金時期」,因此他出任外交大臣引發關注,對此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鄧元翰21日強調,若忽視做為最大工業體的中國,將無法達成應對氣候變遷等全球目標,但在接觸過程中會保持清晰,且會表明中國的不當行為。
2020年出任英國駐台代表的鄧元翰(John Dennis)在台灣還有1年任期,儘管任期中經歷COVID-19疫情,但英國和台灣之間的貿易蒸蒸日上,2022年雙邊貿易額寫下約86億英鎊的新高紀錄,且台灣已是英國在亞太地區的第5大貿易夥伴,英國則是台灣在歐洲的第3大貿易夥伴。
鄧元翰表示,8日雙方簽署的《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 Arrangement)是雙邊經貿關係關鍵的下一步,而投資、數位貿易、能源及淨零碳排是3大優先協商項目。英國出口信貸局(UK Export Finance)同日宣布,為台灣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提供3億8000萬英鎊再生能源計畫融資擔保,其為該局歷來最高額度。
「英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鄧元翰直言,深信台灣擁有的專業實力和價值觀能做出許多貢獻,而英國已連續3年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共同呼籲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他也說,英國堅持建立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同樣和國際夥伴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不預期對台關係有所改變
隨著曾為英國和中國關係創造「黃金時期」(golden-era)的卡麥隆(David Cameron)13日出任外交大臣,外界關注英國對中國政策是否會有改變。鄧元翰說,卡麥隆已表明和中國及該區域的接觸會與過去數年維持一致,並稱英國要守護其安全,以及重視的國際價值觀。
鄧元翰坦言,嘗試與更激進的中國建立關係是真正的挑戰,英國會謹慎檢視與中國的關係,並融入堅定性、保護和安全認知,但中國極具分量,又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因此忽視中國,在應對氣候變遷等全球議題上就無法達成目標,只是「中國是激進的中國,我們用這詞彙(形容)...... 非常難協商」。
鄧元翰用保持清晰來形容觀察英國和中國關係之間的平衡,而非被需要與中國互動的事情所蒙蔽。他表示:「我想我們會看到真正的延續。我不預期會被要求改變任何與台灣關係相關的事情。我確實認為我們應得到強而有力的鼓勵,並延續此關係。」
鄧元翰解釋,所謂的「反制」(push back)是當中國有看似不當的行為時,就要說出來,「我們長期以來都有表明...... 我們看到台灣問題是應由雙邊人民透過對話來和平解決的事情,且沒有脅迫」。他指出,七大工業國(G7)聲明就有表明,這樣的反制是要讓世界注意,並試著採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