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Bloomberg)在本月10日報導披露,台灣與印度正在洽談《移工合作備忘錄》,並稱印方將提供十萬名移工至台灣。政府相關單位在稍後也確認行政院已核定移工備忘錄相關內容,預定在年底前與印方簽署,但強調引進人數還沒有定案,所謂引進十萬名的說法是假訊息。
事實上,台印早在2017年就開始協商引進移工的議題。新任印度駐台代表葉達夫(Manharsinh Laxamanbhai Yadav)在今年9月12日拜會行政院長陳建仁時,也公開透露台印正在協商移工等相關協議。印媒《印度斯坦時報》則於9月26日報導兩國即將簽署協議的新聞。但這個議題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大關注。不料,此事件在《彭博社》報導後,突然在社群媒體發酵,甚至有人醞釀要在12月發動抗議遊行。
概括來說,反對人士的意見大概分為兩類。第一類意見認為不該以引進外籍移工的方式來規避台灣的低薪問題。因此反對增加新的移工國家,要求先改善台灣勞動環境、保障移工權益及改善犯罪問題等。第二類的意見則是針對印籍勞工給予歧視性的評價,認為印度移工的素質不高,將帶來性犯罪等問題,破壞台灣社會的治安。關於這些突然升高的反印度移工聲浪,相關單位認為是有心人士惡意操作,故意散佈不實訊息以引起民眾恐慌。
事實上,政府單位不能將此爭議怪罪於假訊息的傳播,而忽略社會內部確實存在對印度的歧視性誤解。因為,若不願正視這些存在的問題,假裝這種歧視問題都是認知戰,就無法去解決問題的根源。事實上,一些印度學者也注意到此起爭議事件,並指出「種族主義」(racism)對台印合作帶來負面影響。有些文章甚至批評,台灣雖是科技強國,但也多次對印度人和東南亞人顯露出公然的種族主義作為。這其實是很嚴重的指控。換言之,從這些印度評論者的角度來看,這起移工抗議事件顯示出台灣社會內部確實有歧視印度的種族主義心態。
因此,我們不禁要問:在推動新南向政策多年之後,為何台灣社會內部仍然對印度存有刻板的歧視或歧見?
首先,台灣與印度之間的瞭解本來就相當有限。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今年8月公布的民意調查中發現,43%的印度受訪者對台灣持負面觀感,只有37%表達好感。許多學者質疑這份民調的可靠性,認為其實多數的印度受訪者可能並不真的認識台灣。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台灣對印度的理解上。台灣與印度的民間交流遠不如與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對於印度的語言、宗教、文化都較為陌生,甚至有一層心理隔閡。在缺乏適當理解的前提下,就容易衍生誤解、歧見,甚至被特定資訊「帶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