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藍白不合既已成定局,誰是誰非已不重要,問題是小黨的作法不符合人民的祈望,人民只看到大黨的唯唯諾諾與小黨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戯碼,對於大部分國人所希望的政黨輪替卻是視若無睹,「大是大非」的至高形象被「誰是誰非」的錯覺所蒙蔽,是耶?非也?
二、藍白合的理論依據
一般而言,藍白合的主要前提是下架執政黨,當然這也與藍白兩黨的各有盤算有關,大黨意在重返執政,小黨意在壯大在野黨的地盤,並拉升其在政黨中的地位,而這一切都與雙方的領導人之決策模式有關,亦有其理論依據。
1.領導人的過度自信
在政黨體系中,領導人的性格影響其統御能力的良窳,而過度自信則是領導人經常存在的一種心理偏見。所謂過度自信理論(overconfidence)是指由於受到諸如信念、情緒、偏見和感覺等主觀心理因索的影響,人們常常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機率,而其過度自信所引發的過度自信效應,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主觀信心遠大於客觀準確性,特別是當領導人的信心相對較高時,所可能產生的錯誤判斷。另外,過度自信的心態常與盲目樂觀相結合,而盲目樂觀(Unrealistic optimism)是一種覺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事情可能性總是較小,自我感覺良好,並且不相信現實的不利因素,而會不知不覺地收集和綜合關於他們預測的事實,以支持他們想要的結果,而兩者交相交夾下,便易造成自我膨脹心理,並無法達到相互合作的目的,故知藍白破局源於領導人的過度自信與盲目樂觀。
2.小黨的邊緣政策湊效
在國際政治中,邊緣政策(Brinkmanship)是指在冷戰時期用來形容一個近乎要發動戰爭的情況,也就是雙方幾已到達戰爭邊緣,從而說服對方屈服的一種戰略術語。在敵我對峙時,邊緣政策被視為是一種有效的政策,例如核戰爭可以相互保證毀滅的前提下進行,此時一方就會以「核」來威懾雙方,讓雙方都能保持克制;在冷戰時期(1947-1991),這項政策是惡化蘇聯和美國關係的一種重要策略。而在討論藍白合的過程中,小黨即充分利用邊緣政策,讓大黨了解沒有小黨的協助,大黨無法重返執政之路,而小黨的邊緣政策也確實湊效,並讓大黨對小黨的不合理需求予取予求,直至協商破裂為止。
三、藍白不合的理論說明
2023年11月23日,在經過多方協商後,藍白政黨結合破局,大部分的人將其歸罪於領導人的不誠信及其所屬政黨的鷹派成員之操弄,小黨主席在反覆思考而無法拿定主意之際,基以其善變個性,大概也未想到藍白合的初衷會有突然轉變為藍白不合的結果,而當大黨不再戀棧時,小黨存在的空間也就愈來愈小了,因此,有人將此一結果視為是狂人(瘋子)遊戲或膽小鬼賽局遊戲,而其主要原因則來自於小黨領導人過度自信之下的失策,且有其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