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國完成談判,獲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之後,我國合中國的申請案受到關注,而加拿大將是該協定執行委員會2024年輪值主席國。加拿大卑詩大學教授賀普薇撰文直言,加拿大應藉此機會展現與台灣協商的領導能力,並審慎評估中國是否符合加入門檻及遵守規範的可信度。
加拿大無黨派獨立研究機構「加拿大全球事務研究院」(CGAI)21日刊出賀普薇(Kristen Hopewell)文章,直言申請加入者必須依其價值,以及接受高標準並遵守規範的能力來進行評估,且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其他國際締約組織中的貿易紀錄也應納入考量。
賀普薇表示,有些人支持依申請順序來審核,而中國比台灣早1周申請加入,因此台灣的加入審核可能會被阻擋,「反而同時審核所有申請者,並依其符合高標準的能力而有不同審核速度,會是較有效率的方法」。她指出,台灣和紐西蘭、新加坡簽署貿易協定,已展現其符合高標準的能力。
2013年,我國和紐西蘭、新加坡分別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及《台星經濟夥伴協定》,均於隔年生效至今,而紐西蘭和新加坡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創始成員。CPTPP前身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其於 2015年草擬完成,隔年12個環太平洋經濟體簽署。
不過美國2017年退出TPP,其他11個成員同年協商改為CPTPP,隔年簽訂生效。賀普薇提到,台灣已為加入CPTPP準備近8年時間,包括與現有成員進行非正式細節磋商、採取系統性全面流程進行檢視、確認和調整國內法規與CPTPP規範之間的差異。
沒理由不讓台灣加入CPTPP
賀普薇指出,台灣已完成廣泛的法規改革,包括修改農業、漁業、智慧財產、表準和環境等法規,確保遵循CPTPP規範,「台灣符合協定高標準的意願和能力無庸置疑,問題很大部分在於政治」。她表示,台灣以「個別關稅領域」身分成為WTO會員,而在相同基礎上,沒有理由阻止台灣加入CPTPP。
「中國反對台灣加入,許多人相信中國申請加入的目的,在於先發制人擋下台灣」,賀普薇說,中國的策略是限制台灣的國際合作、參與機會來使其孤立,也利用自身經濟實力施壓他國,不要和台灣簽署經貿協定或讓台灣加入貿易組織,而台灣已被排除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之外。
賀普薇稱,RCEP是該區域第2個主要貿易協定,雖然自由化內容不如CPTPP,但RCEP的重大要務在於使用共同法規,包括統一原產地法規框架,取代現行由雙邊協定拼湊的區域貿易管理情況,而原產地法規框架讓RCEP成員所產商品,更易以低關稅或零關稅模式進入該區域的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