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小型核電不是台灣的答案

2023-12-02 10:40

? 人氣

各國正編列預算要興建小型核電廠,台灣適合與否在未知之數。圖為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資料照片,美聯社)

各國正編列預算要興建小型核電廠,台灣適合與否在未知之數。圖為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資料照片,美聯社)

這次選舉中,有候選人提出「小型核電」作為解決供電危機的解方,不過,無論就技術上、商業成熟度方面、甚至推動落實政策上,小型核電都未必是正確答案與解決方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一場由工商團體主辦的論壇上,針對能源問題表示,民進黨政府2025非核家園政策對台灣傷害很大,讓台灣在能源轉型上的腳步慢,如果他當選會快速發展離岸風電,及小型核電廠。已退選的郭台銘提出「一縣市一小型核電」的想法。

即使是主張廢核與非核家園的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對小型核電廠(SMR)也說,科技力量無限,當哪一天市場上有安全又沒有核廢料且順利運轉的SMR,相信台灣社會不會排斥這種科技帶來的便利,「若台灣民眾有共識,不會排斥科技所帶來的便利」。

侯、賴的說法都有問題甚至錯誤,侯的問題是對在台推動小型核電過於樂觀;賴的問題則是用小型核電來搪塞與掩飾蔡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

小型核電廠是近年逐漸流行的趨勢,過去核電機組裝置容量動輒百萬瓩左右,如核三的1個機組裝置容量就是95萬瓩、核四是135萬瓩,但SMR最大裝置容量在30萬瓩。相較過去,屬於第4代核能技術的SMR被認為有安全性較高、體積小、重量輕、模組化等優點,許多先進國家都開始投注預算要興建SMR。

雖然看似美好,但是否能落實尚在未知之數。美國第一家通過SMR設計而興建的核電廠,在本月上旬宣布取消計劃,原因是預算不斷爆增,導致計劃尚未完工,發電成本就較原始估計大增53%而不得不取消。

因此要把SMR視為理所當然會成功的解答,顯然過於樂觀,縱然在基本的技術上已無問題,在商業化與推廣上是否走得通,還要再觀察,因為許多新技術與「美好的未來」都會因商業化的「最後一里路」走不通而失敗。

即使商業化問題也解決了,在台灣要落實推動也會是大問題。台灣地小人稠,要搞小型核電廠,代表要建「很多座核電廠」,請問,民眾會因為是「小型」的核電廠而不抗爭、不反對嗎?搞得到處都是核電廠,就會更有利於電廠的推動與興建嗎?推動一個發電量270萬瓩的核四,面對的是一個反核四的壓力;要用小型核電得到相同發電量需要至少9個SMR,其實就是面對9個反核抗爭,有比較好推動嗎?因此侯對台灣推動SMR有過於樂觀之嫌。

至於賴清德對SMR的說法,是在反核早已在全球、甚至台灣島內「退流行」後,又不願承認民進黨廢核政策錯誤的掩飾之詞。他說:科技力量無限,當哪一天市場上有安全又沒有核廢料且順利運轉,相信台灣社會不會排斥這種科技帶來的便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