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試圖拆除一顆可能會嚴重破壞其銀行系統的金融定時炸彈。
經過多年無節制的借貸和支出,全國各省市積累了巨額隱性債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和華爾街投行估計,中國全國尚未償還的表外政府債務總額約為7兆至11兆美元。其中包括數千個所謂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發行的公司債券。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舉借了資金,用於修建道路、橋樑和其他基礎設施,或為其他支出提供資金。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沒有人知道中國隱性債務的實際規模是多少,但是在過去一年裡,有一點已顯而易見:地方政府的債務水準已難以為繼。中國經濟成長正在放緩,該國正在對抗通縮壓力,而一旦陷入通縮,地方政府將更加難以繼續支付債務利息和本金。
經濟學家稱,隱性債務中有很大一部分問題特別嚴重,違約風險很高,規模估計在4000億美元到逾8000億美元。
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中國金融穩定和整體經濟成長面臨的風險已經嚴重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他們正試圖更系統地解決這一問題,並開始將一些隱性債務置換為新的、顯性的政府債務。
最令人擔憂的是,違約潮造成的損失可能波及甚遠。如果信貸市場失靈,零售儲戶和企業儲戶開始擔心持有大量地方政府債券的銀行的金融穩定性,那麼形勢可能會迅速演變成一場全國性的金融危機。
中國獨立信用研究公司YY評級(YY Rating)創始人姚煜說:「一旦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違約,情況會很容易失控。」根據萬得數據,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券佔中國國內公司債券市場的近一半,如果許多投資者和債券購買者退卻,違約可能會扼殺其他借款人的融資。
11月初,中國中央政府表示「高度重視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銀行人士和地方政府官員也被警告,如果舉借新的隱性債務,將被終身問責。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上個月在一個北京金融論壇上表示,央行還將向債務負擔相對較重的地區提供緊急流動性支持。他說,按照國際標準,中國的政府債務總額並不高,而且中國正在採取資產處置和債務再融資等措施,降低地方政府債務帶來的風險。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周二將中國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理由是中國可能會向陷入財務困境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提供更多支持。穆迪下調的理由還包括中國面臨的經濟成長風險。穆迪對中國的評級為A1,仍為投資級,但較該機構的最高評級AAA低了四個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