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善彥觀點:季辛吉之死,美國霸權的退潮

2023-12-08 05:40

? 人氣

季辛吉認爲,改善中美長達22年的敵對關係,推動兩國邦交正常化,就是符合兩國共同利益。(資料照,美聯社)

季辛吉認爲,改善中美長達22年的敵對關係,推動兩國邦交正常化,就是符合兩國共同利益。(資料照,美聯社)

11月29日前美國國務卿的亨利.季辛吉逝世,享年100歲。1971年7月他在尼克森政府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時秘密訪問北京,為中美邦交正常化鋪路。1973年,他代表美方與北越當局完成越戰和平談判,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離開外交第一線後,季辛吉的言論經常受到關注,特別對於美國對華政策的看法和態度,始終都是聚焦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季辛吉的言行毀譽參半,他的理論基於世界秩序與現實主義的權力平衡,其論點主要聚焦於美蘇對抗的東西冷戰環境下如何運用外交手段,建構政治聯盟對抗以蘇聯爲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結合各種力量遏制對手的攻勢,從而達到雙方力量之平衡。

長年來,以「一個中國政策」為核心的美國對華政策,被視爲季辛吉外交的經典作。1971年美東時間7月15日晚上十點半,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透過電視發表緊急聲明,宣布季辛吉秘密訪問北京與周恩來會談以及自己接受中共邀請,將於隔年五月之前訪問北京。此番「尼克森衝擊」震撼全球的同時,也帶來國際秩序顛覆性的巨變。

1973年10月12日,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在華府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一個中國」的政策被視為季辛吉的經典外交之作。(資料照,美聯社)

當年的美國,基於「聯中制蘇」和脫離越戰泥沼的考量,開始著手拉攏北京的工作,其中北京政府所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是最棘手的問題,季辛吉在著作《論中國》中點到,經過1971年的秘密訪問,美方對「一個中國」之感受和接受程度上有些微妙的變化,逐漸開始理解「一個中國」的意涵。季辛吉稱:當年,中共和國府的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對美國來説,同不同意一個中國不是問題,而是基於美國内部的需要,抓住適當時機,達成承認北京政府的正當性。

季辛吉認爲,改善長達22年的敵對關係,推動美中邦交正常化,就是符合兩國共同利益的。季辛吉深知,在這個過程不能不觸及臺灣問題,同時,經過幾番交涉清楚地瞭解到,中共在「一個中國原則」的議題上絕不退讓,這個問題短期內不可能獲得解決。此時,中美雙方發揮高度政治智慧,暫時擱置分歧,找出能夠妥協的言語和方式。1972年尼克森訪華期間發表的「上海公報」上,出現關於「一個中國」的表述。美方認識到(acknowledges)海峽兩岸所有中國人都堅持只有一個中國(there is but one China),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對這一立場不表異議(not to challenge),它重申它仍寄希望(reaffirms its interest)於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這就是歷代美國政府所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並非中共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之精神。長期以來,以「一個中國政策」爲基礎的「戰略性模糊」,讓中美雙方避免硬碰硬地直接衝突,同時發揮了保護臺灣的實際作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