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居住正義—關於社會住宅問題的改革建議

2023-12-15 05:30

? 人氣

作者認為,對社區營造企劃書的評選標準應具體明確,以確保其可行性和實際效益及公平性。(圖片來源:PAKUTASO)

作者認為,對社區營造企劃書的評選標準應具體明確,以確保其可行性和實際效益及公平性。(圖片來源:PAKUTASO)

以台北市為例,目前社會住宅審核規定而言,申請人需低於公告受理申請當年度該縣市百分之50分位點家庭之平均所得,在台北市為158萬。且家庭所得總額平均分配全家人口,平均每人每月不超過該縣市最低生活費標準之3.5倍,在台北市為59518萬元。且於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及桃園市均無自有住宅。依據以上兩個例子觀之,似乎標準並不是太高,許多私校兼任助理教授的月薪方面也都符合這個標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現行規定是如果擁有政府核定的弱勢資格,則有更優先的順位抽到社宅,這點是合理的。但是在一般資格上,我認為在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如果要符合社會住宅成立之意旨,幫助更需要的弱勢與外縣市者才能發揮更有價值的作用。因此,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抽籤機率應該要提高至兩倍,外縣市且年收入在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下機率增加至1.5倍。

此外,可以額外加入加分審核項目,以增進社會住宅住戶品質及改善周邊居民之不良觀感。

欲申請社會住宅的民眾可以選繳加分審核項目「社宅營造企劃書」。這個企劃書內容需要包含:如果你之後成為社會住宅住戶之後,你可以為這個社區貢獻什麼?例如:你擅長煮菜,那麼可以在社區活動中辦理烹飪教學,說不定也能將社區媽媽煮好的餐點分送給需要的家戶,也能讓社區居民的感情更貼近。你也可能很熱心於公共事務,因此在企劃書中可能可以規劃關於該社會住宅社區住戶大會的規定與原則,並且與有志參與者共同主導社區自治事項,加強社區總體營造。又或者,你擅長重訓訓練,可以向社會住宅委員會提案增加健身房公設之後,若經過效益評估後成功設立,可以在社區內免費教授重量訓練課程給社會住宅居民。

我相信台北市大多數的居民與左鄰右舍很多是陌生無比,但如果可以藉由社區營造企劃書裡你自行規劃的願景,來讓整個社區更加有向心力,住戶素質必然提升,也能讓周圍住戶對於社會住宅的觀感扭轉。因為事先的規則上,已經挑選出品格素質較高者、對於社會住宅之營造有願景者,那麼除了可以幫助到弱勢族群,也將社會住宅的存在意義從被動消極面轉變成積極主動面,即使不是台北人,社會住宅也能為你貢獻回饋當地的途徑。

因此,如果申請社宅者撰寫完整並可行性評分高的社區營造企劃書後可以獲得抽籤機率5倍的紅利。

此外,ㄗ考慮加入專業評估機構參與,如居住正義相關NGO、社區營造專家等以確保提案的實施能夠真正帶來社區的發展和改善。

最後,政府也可以積極與私部門和非營利組織合作,共同推動社會住宅計畫。這種公私協力可以提供更多資源和專業知識,有助於更全面地解決住房品質問題。在社會住宅的管理和運營方面,可以委託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參與,以確保社會住宅的高效運作和服務質量。例如:由於住在社會住宅中的人通常是經濟弱勢者,也有可能是受家暴婦女。他們都是非營利組織的受助對象,因此,在地NGO與社會住宅媒合就業或是在地培力服務,也能提供該社會住宅孩子的課後輔導,以免他們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可以去補習,彌平貧富差距帶來的課業落差。又例如,中年失業者可以透過非營利組織的進駐並辦理訓練課程,加強對於重返職場的知能。這種合作模式有助於整合非政府部門的社區服務經驗,提高社會住宅居民的生活品質。這些想法的整合和實施,有望進一步提高社會住宅的效益,確保其能夠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平和住房品質的目標。

至此,我對於社會住宅之構想如上,希望可以透過事前篩選制度並增加弱勢族群及對於社會住宅有願景者(可行性評估通過)中籤機率進而建立社會住宅與非營利組織的生態系,完善社區功能、真正地幫助到有需求的弱勢族群。

*作者為筆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公共行政組學生雙主修歷史學系,致力研究我國政策現行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