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文言文減少,台灣往前邁進

2023-12-14 05:30

? 人氣

圖為「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總體檢:去古文化的國文教育」記者會,右二為張曉風教授,右一為潘朝陽教授。(蔡親傑攝)

圖為「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總體檢:去古文化的國文教育」記者會,右二為張曉風教授,右一為潘朝陽教授。(蔡親傑攝)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日前批評教育部108課綱將顧炎武的〈廉恥〉刪除,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痛批108課綱是「無恥的課綱」,引發各界議論紛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區老師之言引發了統派、保守人士與在野政黨,以「護衛中華文化」為名大肆抨擊,延燒為總統大選的統獨論戰。文白比例之爭,應拿開背後的政治鬥爭,純粹以現代國家發展所需要的國語文教育功能來探討,才能讓真理越辯越明,不致於導入其他方向,而不利於國家的往前邁進。

以現代化國家的發展來說,語文教育應發揮三種主要功能。首先是教導學生如何從優異的散文與詩詞中模擬造句與寫作,以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日後工作與生活上可運用自如;其次是藉由國內外文學家、藝術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等不同領域作品的解說,讓學生充分吸收現代化思想,建立現代公民應有的思維;最後是藉由藝文作品的欣賞與解析,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思想、結構、意境以及文字的運用等,以提升學生的藝文素養,建立更開闊的人生觀。

衡察以往高中生的國文課,因充斥著日常生活用不到的文言文,學生食古不化的結果,太多的文言文,已妨礙他們對日常用語的了解與運用,而有礙社會的溝通;國人在中學人格養成階段時,因被充滿封建思想的古文綁得緊緊的,無法訓練思辨能力、充分吸收現代化思想,以致對時代社會了解不夠深入,而影響了台灣的進步。

就文學價值而言,固然古詩詞情景交融、意境深遠,史記等敘事簡潔有力,但由於中國古文深受儒家思想的牽制,大部分文言文都以「文以載道」的概念為主軸,大都是很空洞的道德闡述,幾乎很少像西方文學那樣有嚴謹的邏輯論辯、哲理思考與卓越文學技巧,深入探索人生的論說文、小說與戲劇,只有《紅樓夢》及杜甫、李白、蘇東坡等人的詩詞可在世界文壇留名。

由於古文有世界文學價值的作品不多,加上老師解析作品的能力不夠,且課堂上缺乏討論,對學生了解文學作品助益不大,藝文素養的提升有限,影響了他們日後生活品質的提升。 誠如胡適、蔡元培、魯迅等學者在100多年前所批判的,文言文妨害現代化國家的建構,中國因受古文的不良影響,有虛偽、愛面子、不敢面對問題、不講規則等毛病;胡適並指出,文言文是死去的語言,文學的生命要用新的、活的「白話文」來表現當代的情感與思想。

這些深受後世景仰的中國現代文化啟蒙者,百年多前即指出古文的腐舊思想及文字的僵化,對現代人個性發展與獨立思想的建構,有很多弊害。當時沒有人抨擊胡適等人「毀滅中華文化」,但現在一些保守人士卻假裝沒看到文言文過多已妨害台灣進步的事實,以「護衛中華文化」為名,攻擊贊成減少文言文的人士,讓台灣無法邁開腳步與時俱進。

台灣已進入21世紀,無論就現代人感情的抒發與溝通、現代思想的啟發以及對人類生命價值的了解來說,文言文都不應有如此高的比率。教育部的108課綱目標只是減少一些無文學價值、有礙現代語文學習的八股論說文,仍保有百分之35至45的經典古文,比中國的中學生文言文比率高很多。同時並增加對現代人心與社會有深入探索的現代文學作品。這是是明智之舉,這樣台灣才能擺脫古文的枷鎖,往前邁進。

*作者為退休駐美外交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