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不如讀個毛─再論文言文教育爭議

2023-12-11 06:10

? 人氣

文言文教育再起爭議。(來源:wikimedia)

文言文教育再起爭議。(來源:wikimedia)

文言文教育問題,有一個要點,不少人有擦到邊,但沒有準確談到,那就是:古代的教育,古代的這些文章,主要目的是培養「治人者」;現代的國民教育,主要目的卻是要培養「治於人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這兩者自古就不能截然劃分,因為君子在幼時、微時,學會治人之前,也得先學會治於人;國民更是一開始就被許諾說你是有參政權的「公民」,古人的道德、政治與美學想來也都用得上。於是這事一開始好像並不那麼需要分辨清楚,現代教育把古典教育那一部份繼承下來就是了。

但這當然有問題。同一篇古文,你用君道、臣道來講解,學生會想:我一個死老百姓,用得上嗎?所以現代很多老師改用「美學」來講,往人生哲理和感性去講,然後吃這一套的學生,就變成不通時務與實務的「文青」,不吃這一套的學生,就變成覺得你們都他媽不知所謂的「理組」。「理組」表面上會以各種功利的考量來批你文組那一套無用,但其實我覺得,真正的緣故,就是學生時期累積的「不爽」而已,然後拿這些無用論踩你,另外捧起一套,可以得到自尊心與優越感。我們文組如果要學《莊子》那樣講「無用之用,是為大用」頂回去,那只會愈來愈遠離真正要命的問題。

要命的問題,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每一次跳出來為文言文教育請命的教師,其論調都那麼容易被批駁,被嘲笑,被嗤之以鼻,而為他們辯護的人也使不上多少力?答案就在「治人」與「治於人」的分野上。

中小學教師,一百年來好幾代的中小學教師,他們所受的師範教育,就是按普魯士「國民教育」的思維來設計的,「國民教育」旨在大規模培養工業國的勞動力、技術人員、軍警文職人員,說白了就是想要人民服從、好用、安分,這對統治階級最有利,統治階級另有一套精英教育的傳承。在講求「治於人」方面,科舉制度所奉的宋明理學也差不多是往這個方向偏,於是古典文學、儒家思想的這一部份和現代國民教育相容了。可是,統治階級的教育體系,俗稱的帝王學,民國沒有這個體制了。它沒有失傳,傳人很多,散在各家,有能者也可以自學,但是不成體制,學校不教。看到要害了嗎?

中小學教師畢生的訓練與職責就是培養「治於人」、「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這話說來太不好聽,所以又叫「公民」。民主化以後,教改以後,各種什麼「多元」、「自主」的概念都來檢討改造以前這一套,但骨子沒有變。你還是沒有補上「治人」的這一塊學問,只是糊弄著以為這樣應該就可以培養出適合如今這什麼十倍速時代(這詞也二十年了)的民主典範世界公民了,如果還做不到,一定是舊時代遺毒清得還不夠,學西方學得還不夠,等等等等,這些話也是二十多年沒有變過。其結果,就是養出整整兩代自以為應該可以把國家搞好,自以為有了治國、治人的正確學問,其實嚴重欠缺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