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越南訪問期間,中越表示希望加強雙邊關係。不過習近平提出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越通社一度並未直譯,而是用了「未來共享共同體」。兩國雖簽署了數十項合作協議,不過有專家認為,兩國關係的改善可能更多象徵性的而非實質性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進入第二天,他與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都表示,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具有戰略性意義。兩國在經濟領域密切合作,但在南中國海海域存在主權分歧。經過數月的磋商,雙方簽署了數十項合作協議。
習近平本周三(12月13日)與越南國會主席王廷惠(Vuong Dinh Hue)舉行了會面,根據網易新聞,習近平表示建構「中越命運共同體」是對老一輩領導人締結的「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特殊友誼的繼承弘揚。習近平此次訪越也與越南總理范明正進行了會晤。越南總理范明正將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的決定稱為「歷史性的重要里程碑」。
習近平周二與越共總書記阮富仲(NguyenPhu Trong)會面時一起宣布在深化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基礎上,攜手共建「中越命運共同體」。不過在「命運共同體」的翻譯上卻有所不同。路透社指出,越南官媒越通社(VNA)發布的通告中最初並未直譯,而是用了「未來共享共同體」(Cong dong chia se tuong lai)。北京使用的英文翻譯則是簡單的「共同的未來」(common future)。台灣中央社指出,有官員和外交官曾透露,河內最初不願使用「命運共同體」這個詞匯,兩國外交官對此已經爭論了幾個月。不過本周三越通社發布中越聯合聲明中,寫的是「命運共同體」。
盡管簽署了多項協議,有分析人士和外交官認為,中越關係的改善可能更多是象徵性的而非實質性的。中央社援引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專家黎紅協(Le Hong Hiep)表示:「越南對中國有很深的不信任感,從越南人民的角度來看,只要中國繼續對南海大部分地區聲索主權,兩國之間就幾乎沒有命運共同體。」
德國《商報》報導,鑑於南中國海領土主張引發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這個東南亞國家對習近平的造訪持有保留態度。河內政府對北京在南中國海態度上的日益強硬感到擔憂,然而越南也不想得罪這個大鄰國。兩國簽署了37項旨在加強雙方關係的協議,其中包括鐵路項目和擴大貿易計劃。
路透社指出,雙方也簽署了數字合作上的協議。具體的細節尚未公開,不過有專家表示,數字合作可能為中國支持越南建設5G網絡以及投資海底基礎設施鋪平道路。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越南分院供應鏈專家阮雄(Hung Nguyen)指出,中國最近在海南島附件建造了一個海底數據中心,而越南則希望發展自己基礎設施。他認為,電信基礎設施、衛星地面追蹤站和數據中心都可能是關鍵的投資領域。不過有些重要項目卻沒有在這些協議中被提及。盡管習近平在越南官媒上發表了文章,呼籲在礦產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合作。但並未公布任何關於稀土的協議。路透社認為這點值得關注,因為據估計,越南擁有全球第二大的稀土礦藏。
《商報》指出,最近,越南對中國的不信任情緒有所上升: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進行的一項調查中,來自政界、經濟界和研究領域的代表中,有79%表示,他們對中國在全球問題上「做正確的事」信心不足或沒有信心,這是自2019年以來每年進行的研究之中的最高比例。只有4%的被調任對北京政府有信心。相比之下,大約52%的受訪者表示出對美國的信心。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