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方酣,不論是總統還是立委的候選人雖都分別提出政見,但是媒體焦點,以及選民熱烈討論比較的地方,還是候選人的私德。很顯然的,大家的在意的是要選出「好人」,或者起碼不是有不良紀錄的政客。因此候選人以往的言行,以及所擁有的房屋土地,取得的正當性,都會被拿來以放大鏡、顯微鏡特別檢視。
選舉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手段,而雖然我們真正落實民主政治的歷史頂多數十年,可是兩千多年前老祖宗就已有明示了。
在《禮運大同篇》開頭第一句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此道盡民主政治的精髓,可惜大家都將之視為老掉牙的東西,而不屑一顧。試解析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描繪出大同世界的遠景,雖然似乎是可望不可及,但掛在牆上,其實也是一種策勵目標。
「選賢與能」則可供選民要投下神聖的一票時,判斷的準則。候選人如果賢、能兼備,似乎是最好的治國人才。可是除非是連任者,否則還沒當上這個職務,能力如何難以預料。因此有人認為「選賢與能」的「與」這個字,應該是動詞而不是名詞,是「給與」的意思。也就是說,選出賢明的人,給與他權力,讓他能夠為民眾謀福利。從這個角度來看,候選人的道德操守,則是選民可以檢視是否「賢明」的標準。
此外,當選之後必須廣納人才,組成一個有效率的執政團隊。但以往我們的經驗發現,領導者可能很廉潔,但底下的人卻常會狐假虎威,暗地裡幹些狗屁倒灶的事。因此賢明的領導者,必須能嚴密監督,要求部屬嚴守風紀不會亂搞。而這也是下一句「講信修睦」的重點了。政治人物必須有誠信,不能選前開一大堆政見支票,當選後卻拋在腦後!
以現在的三位總統候選人為例,各有房舍土地的爭議問題,這些都是涉及私德的問題,但很難平行比較來評斷誰的道德較高尚。很遺憾的是,各陣營之間扒糞式的相互攻擊,讓選民根本無法理解真相。同溫層的選民只選擇性地相信所支持對象說得一切,而完全不相信對手陣營的說詞,這種偏聽心態是最讓人憂心之處。
打選戰的最大目標當然是要選贏,但若因為選舉而造成對立,甚至撕裂族群,殊非台灣之福。因此「講信修睦」這四個字,希望能做為未來二十多天的選戰中,各陣營銘記在心的自我要求。辦一場乾淨高尚的選舉,這才是台灣推動民主政治最傲人的成就。
*作者為環保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