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政治」激化社會,專家籲政治人物反思
《東亞日報》指出,多位專家在3日表示,襲擊事件的原因是「極端政治」。龍仁大學特任教授崔昌烈(최창렬,音譯)指出:「極端政治已經成為南韓政治的結構性問題......當否認對方,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使仇恨政治變得司空見慣時,支持者也會受到影響並受到刺激。」
仁川大學教授李俊漢(이준한,音譯)也提到,「只有自己是對的,別人都錯」的政治文化非常強烈。他進一步分析說:「當意見得不到尊重時,人們就不會遵循制度化的大眾民主程序,甚至可能發生恐怖等行為。」
兩黨的對立和辱罵性政治不是突然發生的事情,這種極端的政治與某些極端支持者形成的「狂熱政治」有關。南韓大學教授申律(신율)解釋說,這是因為南韓政治更強調個別政治人物的角色和特點,「當以人為中心看待政治時,反對該政治人物的人就成為敵人,產生敵意。」
申律還指出:「政治情緒化的結果是,支持者可能對其他發表不同聲音的政治人物產生敵意,將其視為敵人。目前政治人物密切關注追隨者的反應,並試圖取悅他們,這也導致了狂熱追隨的現象。」
專家們一致認為,為了結束極端政治,政壇需要自律。李俊漢表示:「政治人物必須努力約束自己,不僅要反思『只有我是對的』的觀點,還要推動尊重他人的文化。」他進一步說:「政治界過度關注狂熱追隨者的反應,使政治失去了本真,政治人物最終必須找回失去的政治本質。」
選前政治風暴與言論極端化的危機
李在明是共同民主黨的政治明星,也是最具爭議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擁有一群熱情的支持者,許多人敬佩他在清寒家庭中奮鬥成功的故事。他年輕時在工廠工作,不過學業表現優異,而考上了中央大學法律系和律師,畢業後展開「人權律師」生涯,積極參與市民運動。
他在2006年從政,2010年當選京畿道城南市市長,2018年當選京畿道知事,多次在地方選舉上獲得高支持率。而在2022年總統選舉中,他以南韓民主歷史上最為微弱的差距輸給了尹錫悅。李在明催出了1614萬多票,高於2017年前同黨籍當選總統文在寅獲得的1342萬票。
儘管李在明廣受歡迎,他的政治生涯也深受醜聞之擾。十多年前,李在明與親兄弟的家庭糾紛成為新聞焦點,當時一段錄音曝光,揭露了李在明使用粗鄙語言咒罵哥哥的事件。此外,李在明還曾傳出與女演員發生婚外情。近期,李在明又卷入了城南市一宗開發案的貪污指控之中,同時他還被指控在擔任京畿道知事期間涉及向北韓非法匯款。
南韓將於4月10日舉行國會選舉,這次選舉將決定尹錫悅的右派政黨是否能在國會獲得更多席位,使他有機會在剩餘任期內推動立法。這場選舉預計將是一場激烈的爭奪戰:根據2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兩大主要政黨處於勢均力敵的局面,35%的人表示支持左派的共同民主黨,而34%支持執政的「國民力量黨」。
尹錫悅和國民力量黨高層均譴責了這次襲擊,表達了期望李在明盡快康復,並迅速查明真相的立場。尹錫悅在3日將此事件定性為「恐怖行為」,強調這「不僅是對受害者的傷害和犯罪行為,更是對人類自由的壓迫,是所有支持自由社會的人的敵人,是自由民主的敵人」。
韓媒:不要煽動仇恨、尊重妥協才是政治的本質
《韓聯社》社論指出,距離選舉不到100天,情勢令人擔憂。從各種民調來看,朝野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勝負攸關重大的考驗,然而政界卻忽略了願景和政策的闡述,繼續採取陷害和分裂對手的策略,導致政黨政治被推向極端。
《韓民族日報》社論指出,南韓為何需要擔心政治恐怖主義,值得反思。上屆總統大選期間,各陣營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今年隨著選舉將近,政局極有可能出現波動,競選活動出現過熱現象,有些謾罵、煽動仇恨的政治人物都應該為這種情況負責,反思自己的言行。
《東亞日報》社論表示,當今政治人物中,有不少人並未認識到在面對衝突時,說服支持者並引導他們尊重妥協才是政治的本質。政治人物似乎反其道而行,認為在與支持者溝通時,煽動仇恨才是真正的政治。如果無法控制仇恨相互滋生的現況,最終可能導致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