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青年的幻滅
去年12月21日,《美聯社》記者姜大翼(Dake Kang)在社群平台「X」分享2條微博訊息,描繪過去3年中國大眾情緒的變化。2020年6月,一名陌生人發訊息給他:「滾出中國。」去年12月,同一個帳號傳訊息寫道:「對不起。」
過去幾年,中國許多年輕人也有同樣感受。中國的民族主義教育讓他們在2020年夏天感受到戰勝新冠肺炎帶來的自豪感及勝利感,當時中國恢復相對正常的狀態,世界其他國家則在避難。
然而,中國民眾對當局2021年及2022年新冠清零政策感到失望,再加上經濟危機,民眾的感受開始截然不同,尤其是年輕世代。這項轉變的一個跡象是,中國對美國的輿論急劇提高,這是表達對中國當局方針不滿的暗號。2024年,對未來的悲觀情緒可能變得更糟。
民族主義的消退及年輕畢業生黯淡的經濟前景似乎導致中國18歲至24歲年輕人憂鬱症增加。2022年12月,中國經歷了不滿新冠清零政策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時,年輕人的失望及憤怒爆發。雖然2024年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憤世嫉俗及逃到其他國家的渴望將在2024年繼續助長所謂的「潤學」(runology)。
10年前,中共開始鎮壓異議人士,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認為共產黨正失去年輕人的心。對於年輕人的痛苦,中國政府的回應是堅持加強展示強制的愛國主義,並更嚴格審查網路空間,幾乎無法為年輕人提供他們想要的未來。
5.美中關係沒崩潰,但也沒恢復
去年11月,習近平及拜登在美國舊金山成功舉行峰會,雙方似乎都認為這是一場勝利,認為這為多年來一直走下坡的兩國關係提供暫時的冷靜期。值得注意的是,這包括恢復中國及美國之間的高層軍事會談,而中國官方媒體的反美言論仍然相對平靜,儘管反美言論仍是常態。
然而,不要指望這種情況將持續,中國及美國這2個大國之間的結構性緊張局勢已經夠嚴重,一些新危機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中國恢復所謂的「戰狼模式」,但這種態度不太可能達到2020年的高度,中國還有許多的其他問題,暫時不會惹太多新的麻煩。
人們總是擔心美國的反中言論將在選舉年搞砸中美兩國關係,但事實是美國選民投票時似乎不關心中國。真正的危險可能是中國試圖干預美國選舉,可能針對華裔選民較多地區的特定政治人物,但也可能遵循支持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