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之際,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繼續加大動作。本月9日,中國商務部稱,正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獲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此前,中國大陸剛剛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
台灣方面則批評中國在利用經濟脅迫企圖介入台灣選舉。
從馬英九時代開始,兩岸加大經貿聯繫,台灣出口約四成輸往中國大陸,但面對大陸包括ECFA在內的優惠政策,台灣一直有聲音擔心這是「以商促統」。
在蔡英文時代,隨著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大陸方面開始收緊優惠政策,台灣則開展多元化策略,針對東盟和美國等市場發力,試圖減輕對華經濟依存度。
這種「降風險」取得多大效果?中國「以商促統」的策略會怎樣改變,進而如何影響台灣的未來?
「以商促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來自台灣和香港的企業成為首批投資者。
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加入WTO,台灣企業對華投資的勢頭更盛,借助中國的勞動力和剛剛打通的全球市場准入,再加上馬英九當政時良好的政治氛圍,兩岸的經濟聯繫快速拉近——2001年台灣出口中輸往大陸的只佔4%,十年之後,這個數字達到28%。
2008年馬英九上台,推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談判,兩岸在WTO框架之上,有更進一步的貿易優惠,台灣的數百項產品可以享受零關稅。此外,2009年也開始有大陸投資和觀光客來台。
兩岸經貿高速發展,之後十年繼續發展,一度達到40%左右的高位。
中國的官媒評價,台灣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出口一直是島內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長期以來,大陸持續穩居台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約為四成。而且近年台灣保持貿易順差,其貢獻主要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的順差支撐,台灣貿易將出現巨額赤字,島內經濟也極有可能隨之出現下滑。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22年兩岸貿易額為3196.78億美元,其中大陸從台灣進口2380.92億美元,向台灣出口815.87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1500多億美元。
但是經濟聯繫加強,也引發政治擔憂。最大的一次反對聲浪,來自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學生和公民團體,因為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佔領立法會20多天,最後進一步深化兩岸關係的服貿協議被拋棄。
近期德國之聲對馬英九的採訪中問他,民進黨會說你對中國太友善了,你在試圖與中國建立關係上走得太遠了,所以才在台灣引發了「太陽花學運」, 年輕人上街表示:你讓兩岸離得太近了,讓台灣自治產生極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