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梅雨季初來的灰暗,馬英九總統在沈悶中發表了就職七周年演說,他在6880個字的演說中,帶出十位民間友人和一頭牛,為他「站台」。
有別於過往他所擅長的數據演講,這一次有十個故事、十段人生,照說理應動人,然而,除了行禮如儀,讓總統的演說全文上網之外,他的演說,在各台電視頻道中,甚至連三十秒都不到,反覆放送的還是前一日府前陳情的意外事件,很難講這到底是馬英九的問題,還是媒體的問題。
媒體對權力者的監督與批評,是台灣民主無可動搖的發展,回溯對比,民進黨執政的扁政府最後一年,如果不健忘,當時的談話性節目從第365天開始倒數,其實,不需要再尖刻的言詞,僅僅是平舖直敘的數字,就表達對於扁政府的忍耐度已臻數饅頭的境地。很難講,從五二0開始,會不會有政論節目比照辦理,倒數馬政府的饅頭。
馬英九肯定感覺極不公平,陳水扁是貪汙洗錢的總統,製造台美中緊張關係的導因,還要靠兩顆子彈連任;他不貪不弊,盡心做對的事,何至評價低落至此?即便論者嚴厲批評他的633政見、愛台十二建設都落空,回過頭以大政策檢視,馬政府七年做的事不可謂少:2008年,兩岸直航,還有讓台灣熬過全球金融海嘯的消費券;2009年,勞保年金,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2010年,陸生三法,廉政署成立,六都升格,四年後國民黨六都輸了五都;2011年,陸客自由行,四年後來台觀光客可望從2008年的三百萬邁向破千萬的紀錄,開徵奢侈稅(雖然看來用處不大);2012年,取消民進黨執政都做不到的軍教免稅,還有赴美短期免簽,如今全球有一百四十多國對台觀光免簽;2013年,二代健保,台日漁業協定;2014年,核四一號機停工,十二年國教…,2015年夫妻分離課稅,照立法院的進度,到了年終,可以搬出來的「政績」肯定更多。
七年來,除2008到2009兩年多時間中,整體經濟環境受全球低迷影響,經濟成長率偏低、失業率和貧富差距偏高,最近都有緩和提振的跡象。從這些大的趨勢,民眾對馬政府的不滿意度不該居高不下。但是,生活不是大的趨勢,而是每天的細節,換一個角度看這七年,從金融海嘯、莫拉克風災、國道崩塌、廣大興案、洪仲丘案…一路細數到太陽花學運,民意對馬政府的期待與落差不可能沒有原因。
馬英九依舊自信認為改革經得起時間檢驗,所有責難及身而止,他的時間只剩下最後一年,在最後的365天,他呼籲和解、團結、溝通,與此前七年幾無二致,七年來做不到的事,靠一篇演說又有何用?馬英九該誠實面對自己,問問自己想與誰和解?想與誰團結?想與誰溝通?想完之後要怎麼做?片面冀求稱許與肯定,不是團結,更非和解。
七年,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馬英九留下一個警惕,為來者鑑:溝通、團結、和解都是第一天就要做的,不是最後365天才努力的。落到為每一任民選總統任期終結前數饅頭,是台灣民主的悲哀,令人憂慮的是,這很有可能成為惡性循環,成為民選總統反覆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