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羞恥感:一切的錯都是因為我
有了這些被遺棄的經驗,再加上他們天真又自我中心的詮釋,有些孩子自然會覺得做自己是不對的。他們會相信自己一定有什麼問題,才會被生命中重要的人拋棄。他們也沒有能力理解,這些事情不是自己造成的,罪魁禍首其實是那些應當發現他們的需求,並予以滿足的人。
因此,孩子會產生一種心理狀態:「毒性羞恥感」。毒性羞恥感是一種信念,認為自己本質上就不好、有缺陷、很奇怪,或是覺得自己不會有人喜歡。毒性羞恥感並不只是覺得自己做了壞事而已,而是打從心底相信自己真的很差勁。
生存機制
由於這些被遺棄的經歷,以及對這些事件的錯誤詮釋,所有孩子都會發展出一些生存機制,來幫助他們達成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應對身心靈上因為被遺棄所產生的痛苦。
・防止類似事件重演。
・向自己與他人隱瞞內在的毒性羞恥感(或是自覺差勁之處)。
孩子們會用許多有創意的方式,試圖達到上述三個目標。然而他們的見解、經驗和資源都有限,因此這些生存機制往往也沒什麼作用,而且有時似乎還不合邏輯。
舉例而言,孤單的孩子可能會故意不聽話或搗蛋,雖然不理想,但這是一種百分之百可以得到父母關注的方式。儘管孩子做這些事其實會帶來痛苦與負面關注,看似不合邏輯,但對他們而言,這樣的後果可能不會像感到孤單或被孤立那麼難受。
孩子們所謂的「好」,就是要變成自己的認知裡別人所期望的那個樣子,而這也不過是一個小男孩在童年時期有過被遺棄的經歷,再加上毒性羞恥感之後所寫下的一種劇本。
問題的根源:家庭
在開始探索自己的好人問題之前,我不知道原來一切的一切都環環相扣。我當時覺得自己出生在一個美滿的家庭,人生也算是順遂。不過,在我開始觀察其他跟自己有類似特質的男性之後,我發現我們都一樣,對自己情緒和行為模式的成因沒有足夠見解。
每當問及好人有關他們童年的事,他們往往跟我說自己的原生家庭「幸福美滿」、「很棒」、「像《天才小麻煩》裡面那樣」或是「典型的美國家庭」。然而,這些人卻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缺點,並努力的變成自以為別人期許的模樣。其實這就表示在他們還小的時候,一定有某個環節出了差錯。
自覺糟糕、自覺良好,都源自錯誤認知
為了應對被遺棄的經歷,以及內在毒性羞恥感而發展出的生存機制,好人會發展出兩種類型。第一種就是誇大自己的毒性羞恥感,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差勁的人。我稱之為「自覺糟糕」型好人。
自覺糟糕型的好人,深信自己有多糟糕別人都看得到。他們能夠很具體的說出自己有多差勁,例如,他們能夠舉出自己從小到大有過哪些不良的行為,藉此來證明對自己的看法。
可能是小時候曾經因為打破窗戶而被鞭打,或是十幾歲時曾犯了法而讓母親哭泣,又或是長大後過著抽菸、吸毒又酗酒的日子。他們深信,如果想獲得任何一絲幸福,唯一的希望就是盡力掩飾自己有多差勁。他們其實覺得不會有人買單,自己是騙不過別人的,偏偏也沒別的辦法了,只好繼續掩飾下去。
第二種類型,我把他們稱為「自覺良好」型的好人。這類型的好人,核心的信念一樣是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可是他們會壓抑這個想法,以應對自己內在的毒性羞恥感。
他們寧願相信自己是世上最好的人。即使意識到自己有任何缺陷,他們也會認為這些缺點沒什麼,很容易就能改正。他們小時候都不會惹任何麻煩,青少年時期也都會把事情做好,成年後更是一絲不苟地遵守任何規則。
這一類好人把自己的毒性羞恥感,塞進內心深處一個狹小、密不透風的隔間裏。他們的想法就是只要好事做得夠多,自己就是好人了,也藉此掩飾自己的毒性羞恥感。
本文獲好人出版授權轉載毒性羞恥:讓男人不敢做自己、隱藏過錯、渴望認同的童年創傷,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撰文/羅伯特.格洛弗 Robert A. Glover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