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關注著台灣的總統大選,這場大選結果如預期般的由民進黨勝出。民主制度下的選舉本來就是多數決的體現,但民進黨這次選舉僅拿到四成民意及國會立委席次大減,使民進黨再次成為了「少數政府」,賴清德也成為「雙少數總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政黨如果被認為只關心少數人的利益,可能會失去大多數人的信任。可以預見2026年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支持度將會更低迷,尤有甚者失去更多縣市地方執政地位的風險。
代議制民主制度核心在於代表性,政黨的合法性建立在其被多數人選擇與認同的基礎上。然而,當四成的支持率成為絕對的主導力量時,是否有可能漠視了六成人的聲音,這成為引發社會撕裂的潛在因素。由於台灣政治風雲變幻,民進黨2024支持率雖然掉到僅剩4成,但卻似乎綁架了整體六成民意。這樣的政治現象不得不讓人們開始思考,大選後將帶來許多未知的衝突,究竟是國家的陪葬,還是一場民主合葬的開始?諸多政治學者紛紛評論,四成支持率的民進黨是否足以代表全體民意?因此,民進黨即便在選舉中沒有贏得多數支持,但仍應該尊重和聽取這六成選民的聲音,以建構更加全面的政策和方針。
直白的說,如果大多數人的聲音無法被有效地納入政策制定,除了導致政策的偏向,不符合整體社會的期望,社會將面臨嚴重的分裂與動盪,這足以削弱國家的穩定性和統一性。然而,也有一些觀點認為,這場衝突可能是一場民主的合葬,更進一步觸發社會渴望重新檢視民主制度(例如:我們或許應該反思選舉制度本身,以確保更加公正和代表性。是否有必要重新檢討選舉制度,讓政治更能反映多元社會的聲音,而非被少數主導?),並探討如何使代表制度更加公平合理,以確保更多人的聲音被充分聽取,避免未來出現類似的情況。
其次,處理貪腐弊案也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議題,尤其對於剛獲得選舉勝利的民進黨而言更是如此。由於此次的選舉,國民、民眾兩黨針對民進黨的貪腐問題進行了相對應的質疑,賴政府必須要審慎處理並交代好每一個弊案(如光電案、高端疫苗等)的處理結果,以杜悠悠之口。誠然如下三要素,透明度與誠信、建立獨立調查機構、懲戒與追訴等,絕對不可一言以蔽之,一定要確保執行成功,喚回社會群體與民眾的信任。
1. 透明度與誠信:隨著台灣大選過程中民進黨的弊案引起社會議論,我們不能忽視的是賴政府應該強調透明度和誠信,針對每一個弊案作充分且有效的公開透明處理,確保政治體系的公正運作。因為,透明的政府運作可以增加公眾的信任度,並減少對於貪腐的懷疑且應該公開揭露相關資訊,包括政治獻金、決策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