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郊野外之倩女幽魂:《宋代讀書人與他們的鬼》選摘

2024-01-29 05:10

? 人氣

作者指出,對宋人來說,旅行中的風貌也圍繞著精魅鬼怪,「鬼」是人對宗教的崇敬以及映射,也折射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欲望。圖為《倩女幽魂》。(示意圖/IMDb)

作者指出,對宋人來說,旅行中的風貌也圍繞著精魅鬼怪,「鬼」是人對宗教的崇敬以及映射,也折射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欲望。圖為《倩女幽魂》。(示意圖/IMDb)

根據學者統計,宋代《夷堅志》有關於旅行的故事非常多元,從白天到黑夜的故事都存在,對《倩女幽魂》電影故事情節熟悉的人,絕對不會忘記書生夜半撞鬼時,都有美女精魅出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先說結論,許多人對距今一千年前的宋代多半有所誤解,常認為宋人極端的重視禮教,將禮教與道德成為人的至高標準。但本書卻要詢問讀者一個想法,請問在眾多著作裡留下來的著作是知識菁英還是一般的販夫走卒?這問題不難,留下隻字片語的當然是知識菁英。那第二個想法是:知識菁英所留下的文字,受到官方所認同的文字,除文人個人的文集外,官方所編纂的文書、論述,就政治統治立場來說,是否有更大的可能留下今人所認為的「迂腐的禮教」。沒錯,這答案是肯定的,官方資料之所以是官方資料是因為它代表統治者期望的標準。第三個想法是,古今文字認識不同,若非有深刻「玩味」文字的功夫,用現在的意思去套用古代的文字意思,這不是件緣木求魚的事情嗎?因此,認定過去「禮教」殘害現代的性別關係等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就好比是「以古非今」以歷史淪為宣傳的口號,我們必須記得西方哲人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檢驗的生活不值得活」,這固然是他個人的信仰價值觀,但也點出「有思辨」是追尋人生終極價值的一場探險。

本書討論「鬼」,「鬼」在宋人的筆記小說,至少在《夷堅志》的故事它反映的是宋人內心不可說的道德困境,包括外遇、偷情、一夜情等男女複雜想入非非的故事,都用「非人」的形式說故事。既然是「非人」就無怪乎,窮盡畢生之力「十年寒窗苦讀無人知」的書生,在窮困潦倒的生活裡尋求人生的美好,本書的撰寫有賴於前輩學者汗牛充棟的學術累積,讓人能夠以管窺天,利用現有研究抒發撰寫成書。

在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就提到古人重視出遊,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領域。唐宋之間已經透過政治上的科舉制度、商業經貿與交通運河,促進士人旅行成為日常生活的實踐。技術工匠離開原鄉工作,以及宗教人士、術士到處遊歷,累積自我的成長。

對宋人來說,旅行中的風貌也圍繞著精魅鬼怪,「鬼」是人對宗教的崇敬以及映射,也折射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欲望。

學者高彥頤在一篇討論明末清初的婦女生活空間,利用華裔段義孚的概念認為家是活動暫時的居所,感受社會價值的中心,而空間代表著積極性,象徵動能、出遊以及面向未知。換言之,出遊可能的意含除了積極的面對人生外,也是人冥冥之間不可知的一環。

特別是出遊的男性特別容易在路途中,遭遇到身體情慾的誘惑。學者在《旅者與精魅:宋人行旅的情色精魅故事論析》就計算過《夷堅志》有六十六則宋人的旅行故事,有五十七則都遭遇陌生女性的情慾誘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