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穿裙子的男孩》看見「性別不安」青少年的輔導需求

2018-09-19 05:20

? 人氣

「找出性別不安的問題成因,不是為了責難父母管教不當,而是要幫助這個家庭變得更好,重建破裂的親子關係。」(示意圖,美聯社)

「找出性別不安的問題成因,不是為了責難父母管教不當,而是要幫助這個家庭變得更好,重建破裂的親子關係。」(示意圖,美聯社)

上週,台北教育界發生一件社會矚目事件,起因是北市龍安國小圖書館因柳姓家長投訴,將小說《穿裙子的男孩》下架。本事件在網路社群引起一波劇烈的討論,許多網友基於性別平等、多元包容等精神,為小說的下架抱不平。雖然龍安國小已於14日決議恢復書籍的上架,讓本事件順利落幕,但《穿裙子的男孩》下架事件所留下的性別議題,仍有待進一步討論,例如校園要如何面對有「性別不安症」的學生的存在?校園是否適合引進探討青少年扮裝的書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穿裙子的男孩》下架事件

《穿裙子的男孩》(The Boy in the Dress)是英國雙性戀作家大衛‧威廉斯(David Walliams)於2008年發表的第一本小說,2014年翻拍成同名電影,並在2015年由「聯經出版」引進台灣。

2018年9月,台北市龍安國小在新學期的開始,跟學生推薦《穿裙子的男孩》,並將書籍介紹和電影劇照(男孩穿裙圖)貼在國小女廁。柳姓家長對校方作法不苟同,認為有「鼓勵」學童效法「變裝」的隱憂,要求校方收回書本。本事件於12日經聯合報獨家披露,引發網路社群關注。當晚,聯合報的關係單位「聯經出版」在臉書發表聲明,短時間內吸引近萬人按讚。13日,和平實驗國小校長黃志順為聲援小說下架事件,一大早身穿裙裝,於校門口迎接同學上學,將事件的關注度推向高峰。當天下午,龍安國小召開圖書委員會,師生代表一致決議恢復該書的借閱,以止息紛擾。經歷這場下架風波後,《穿裙子的男孩》在各大網路書城賣到缺貨,博客來即時銷量衝到第二,下架事件反而成為行銷書籍的最佳廣告。

穿裙子的男孩。(取自博客來)
穿裙子的男孩。(取自博客來)

從「扮裝」看到「性別不安」的孩子

在這個沒人看書、書店紛紛倒閉的年代,《穿裙子的男孩》這本厚達兩百多頁的小說,之所以能引發如此多的社會關注,是因為它觸動敏感的性平議題,書籍從名稱到電影劇照,都極易使人與「扮裝」和「跨性別」等性少數特徵做連結。人們支持小學引進小說的理由,大致有自由包容、多元平等、「勇敢做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同」等信念。不過筆者認為,「勇敢做自己」的口號並不適合套用在所有的情境和脈絡。小說人物是虛擬的,但校園要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命,這個孩子他有自己的家庭脈絡和人生要面對,當國小校園真的出現扮裝或性別不安的孩子,師長究竟要如何因應?繼續讓這個孩子「勇敢做自己」,真的是最妥適的作法嗎?

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過去稱為性別認同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兒童時期的性別不安症狀,包括強烈偏好或模仿異性打扮,強烈拒絕穿自己性別的衣服,偏好典型的異性玩具、遊戲或活動,強烈拒絕自己性別的玩具、遊戲或活動,強烈厭惡自己的性器官等。若兒童時期有性別不安的困擾,是否有好轉的可能?香港精神科醫師康貴華引述國外研究,指出只有少部分的兒童性別不安患者(5-12%)長大後仍有性別不安的狀況。大部分的性別不安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即使沒有治療或介入,其性別不安的問題會自動減退或消失。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劉弘仁醫師表示,兒童轉變的原因可能有青春期身體變化、性的探索或社會壓力等因素,使性別不安兒童改變其性別認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