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前總統馬英九在大選前的訪談中就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的論斷,是對蔣經國政治遺產的忠實繼承,其中不乏充滿悲憫與希冀的深厚人性。如何回應中國大陸,好比文明世界如何馴服極權主義這頭「利維坦巨獸」。
臺灣大選前一天(1月10日),臺灣前總統馬英九先生于德國之聲的訪談編輯播出之後似乎「舉世皆驚」,無論是其「就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的論斷,還是「九二共識在臺灣被普遍誤解」的闡述,似乎均被觀察者們認為對於民進黨的「險勝」起到推波助瀾之作用。
然而,無論是馬英九辦公室針對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迅速切割的坦然回應,還是投票前其本人在蔣經國靈柩前長久的沉默佇立,均令人深思:倘若這是國民黨人承自蔣經國遺願的最後的「海棠血淚」,則中國大陸將漸失民主化的最後推手。
而結合當前日趨詭異的國際局勢,處於中國大陸、朝鮮、俄羅斯等近鄰圈的臺灣,將會安享多久的和平紅利,或愈為遙不可測的未知數。
從蔣經國到馬英九:不能放棄的中國大陸民主化
1950年出生香港、並從青年時期立志追隨蔣經國先生的馬英九前總統,曾詳實回憶過擔任蔣經國秘書期間,向其翻譯美國友人的來信並解釋英文「戒嚴「一詞之時,蔣經國所產生的震驚:「我們沒有『無法無天(no law at all)』,也不是『軍事統治(military control)』啊!」
在臺灣社會的內外壓力之下,蔣經國經由下意識的自我追問與反省,一年之後在接見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Katharine Meyer Graham)時(1986),親口宣佈臺灣將解除戒嚴。隨後,其在經由「十大建設」已經經濟騰飛的臺灣開放報禁黨禁,親手開啟了臺灣的民主化時代。
而在海峽對岸,與威權體制的長期象徵、甚至曾為共產主義者的蔣經國相似,習近平同樣「擁有不能挑戰的血統」,並且至執政第三時期,黨內同樣已無實質性挑戰力量:開明團派因李克強總理之猝逝而趨於湮滅,反送中運動之後的激烈清洗亦使港府失去牽制效用,而隨後大陸經濟領域的系列反壟斷狂飆,則使紅色權貴勢力在內徹底遭受重創。
在社會層面,新聞審查制度的加強,小粉紅氛圍及民族主義思潮的湧起,以及習近平於底層脫貧運動實際取得的好感與支持,則使公民社會除卻極端情況之下的人身限制管控(如「白紙運動」背景),很難出現具備廣泛凝聚力的、自主性持續性爭取社會民主轉型的運動,如類似臺灣青年知識階層所主導的「美麗島事件」。
然而正因如此,其所雄心大略、一意秉持的「民族復興中國夢」,則需迫切注入更多「現代性」、「民主化」等清晰概念。從外部環境來看,目前希望仍是主要在於兩大方面:一是良性互動的美中關係,二是穩定互信的台海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