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劉蕭翔觀點:俄烏戰爭加速印度國防自主與軍購多元化進程

2024-02-09 07:20

? 人氣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印度總理莫迪。(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印度總理莫迪。(美聯社)

據《路透社》(Reuters)2024年1月28日報導,4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匿名表示,由於俄羅斯供應彈藥與備件的能力受俄烏戰爭影響,故印度正試圖與其最大武器供應者──俄羅斯保持距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去年年底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甫訪問莫斯科,並宣稱印度在防務上只與其高度信任的國家合作,而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更表示兩國在聯合生產武器方面已取得具體進展。言猶在耳,現在卻傳出印度意圖與俄羅斯保持距離的風聲。此雖令外界困惑,卻又不無道理,然而印度真的能與俄羅斯保持距離?俄烏戰爭對印俄軍售的影響究竟多大?這些問題的確值得關切。其因在於軍售從不是單純的買賣關係,其間往往涉及戰略考量,甚至還會牽動區域情勢。

一般就印度對俄國武器依賴程度的認知,多半在6成至7成。印度陸軍裝備約9成來自俄國,海軍約4成,而空軍則約7成。不過美國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2021年的研究卻認為印度武裝部隊有高達85%的裝備來自俄國。真正的依賴程度恐怕只有印度自己知道,但印度高度依賴俄國武器卻是不爭的事實。此即印度為何於2014年啟動「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計畫,欲藉此發展本國國防工業,並降低對進口的依賴。

印度從1993年至2022年一直是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除顯示其對武器的需求外,亦反映印度國防工業並無自給自足的能力。若以2014年「印度製造」計畫的啟動為分界點,印度武器的進口前5年(2009-2013)與後5年(2014-2018)相較減少了24%,惟進口比例下跌的主因實乃此前訂購的武器交付延遲所致。期間,俄羅斯對印度的出口則下跌了42%,俄製武器占印度進口份額也從76%下跌至58%,而以色列、美國與法國對印度的出口則同步增加。儘管面臨強力競爭,俄羅斯在2013年至2022年仍是印度的最大武器供應國,雖然其在印度武器進口的占比也從64%(2013-2017)跌至45%(2018-2022)。反觀法國在2018年至2022年間卻取代美國成為印度第二大武器供應國,印度自法國進口的武器與2013年至2017年相較則大增489%。故印度對俄國武器依賴的降低,並非其「印度製造」推動有成,而是軍購多元化政策的結果。

俄烏戰爭爆發後,印俄兩國間陸續發生多起軍售案的取消或撤回。印度先於2022年4月16日取消48架Mi-17 V5直升機購案,又於5月8日取消85架Su-30MKI戰機升級案,5月17日再取消Ka-31空中預警和指揮直升機軍購談判,7月時則放棄200架俄羅斯Ka-226T直升機的軍購談判。同年8月15日,俄羅斯退出為印度海軍建造6艘潛艇的提案,後又於8月17日宣布為印度海軍建造的2艘巡防艦將延遲6個月交付,而此前已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遲9個月。

除了Mi-17 V5直升機案係在戰前決定與為了推動「印度製造」政策外,印度在其他案子則多以後勤補保問題為由取消,然而Mi-17 V5直升機案亦可能是印度應付美國施壓之舉。惟後續訂單與談判的取消則無疑是俄烏戰爭的影響,除有因西方經濟制裁導致的支付問題,以及印度宣稱的後勤補保問題外,俄系武器實戰表現的不如預期也可能有影響。此外,在俄烏戰爭進入消耗戰下,俄羅斯極可能以彌補自身戰損為優先。凡此皆為印度對俄軍購的不利因素,然而印度現階段似乎也暫無更好或明確的替代方案。

可預見的是,印度仍將持續推動其「印度製造」計畫與軍購多元化政策,而俄烏戰爭又會加速上述進程。此既為分散風險與避免過度依賴俄羅斯,亦有印度大國平衡外交考量在內。惟與俄羅斯保持距離卻是不切實際之舉,以印度對俄國武器的高度依賴,若全面中斷對俄軍購,印度武裝部隊的戰力恐將出現極大的缺口。再者,印度若過於疏遠俄羅斯,也無異將俄羅斯推向其敵人──中國。是故,印度如何在其間覓得平衡將極度考驗其領導人的智慧。

*作者為臺灣印度研究協會候補理事、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本文由台灣印度研究協會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