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本屆柏林電影節上,未獲「龍標」、甚至在參映前夕被命撤回的王小帥導演亦在采訪中坦言:自己雖為影片能於柏林舉行世界首映禮而感到高興,但卻「必須先面對壓力」,「無論確切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而出於逆反、好奇或同情心理,這反而激發出更為高漲的觀影興趣。
電影審查制度的頑疾
在《沃土》即將亮相柏林國際電影節前夕,《綜藝》雜志(Variety)指出其已在15個月內進行過50多次剪輯刪改,但仍未過審。此種「異乎常情」的局面,恰恰說明中國電影審查制度長久以來的混亂狀況並未改變。
首先:雖然史上各種電影審查規定均指出了意識形態的創作禁區,但標准卻十分模糊空泛。如《電影產業促進法》第16條雖指定了「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危害國家安全」、「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等八大禁區,但具體細則如何,卻全無進一步說明。
在這種「虛無縹緲」的所指之下,為了順利立項,電影人只能首先進行變本加厲的自我審查。但正如王小帥導演所言:「在長期的審查壓制下,想要敞開心扉自由創作相當困難。當我有一個故事要講時,必須首先應對審查制度,這無疑扼殺了我自己的創作和表達。」
其次:由於審查程序並不透明,且缺乏充分公信力,審查結果及修改程序往往令電影人無所適從。譬如電影審查團隊來自各行各業(一般為36人左右),以2006年最後一次公布的信息為例,其中專業影視編導(多為退休人員)僅佔8%左右,學界人士僅為12%,而其余80%則為各部門領導或宣傳部門負責官員,如公安部、民族事務委員會、統戰部、婦聯宣傳部,司法部、中宣部等。
由於審查過程並無統一標准,且不對公眾開放,亦無評審記錄,所以當影片一旦遭拒,導演往往不得不在修改期限費盡心思地「揣摩上意」。《沃土》歷時15個月的50多次剪輯刪改仍不過關,顯然症結仍在於傲慢的公務員內部制度:即決定「生死」的公權力一如既往地並未明示工作細節,即指出影片應在何處修改、如何修改,從而導致整個項目的疲於奔命,甚至最終陷入停滯。
此種運作性弊端不僅為導演帶來毫不必要的精神折磨與創作打擊,亦意味著影片無法在中國院線排檔上映,無法爭取票房成績等現實問題。除卻投資方的血本無歸,這亦是各種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正因如此,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亦招致影業界人士的一致不滿,因無人確定令人頭疼的紅線究竟何在。
不僅如此,以國家意志出現的電影審查干預,近年來也使柏林電影節遭受空前壓力。如果說在第69屆電影節上,《一秒鐘》的臨時撤換使其難堪地打破了公平慎密的票務原則,破例予以退票;該屆電影節則面臨著更為尷尬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