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台積電熊本廠正式開幕,受到日本產業界大舉關注,更被日本媒體形容為「黑船2.0」、「令和時代的黑船事件」。如同1853年美國黑船進犯日本,迫使日本取消鎖國,進入明治維新,讓日本成為東亞強國,台積電赴日設廠也被日本賦予高度期待,期望能振興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喚醒日本經濟。
科技業對日本重要,對台灣來說更是經濟命脈。和碩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童子賢在風傳媒10週年社慶《動盪中的繁榮》,分享科技產業帶給台灣的契機與隱憂。
台灣是否有寬闊的胸襟,接納全球的人才?
童子賢指出,如果加州是個國家,從GDP來看,它就是全球第五大的國家,僅次於美國、中國、德國與日本。而且加州沒有工廠,靠科技和創意稱霸,例如蘋果、Google。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好萊塢,以近年知名電影阿凡達、復仇者聯盟為例,當中有超過50%的拍片成本用於動畫電腦處理上,由此可知科技的重要性。
矽谷之所以擁有全球頂尖的企業,關鍵之一是聚集全球人才,例如來自台灣的黃仁勳和蘇姿丰,來自匈牙利的葛洛夫(英特爾創辦人),以及來自南非的馬斯克,而且在他們剛到美國的時候,台灣、匈牙利與南非都是相對美國落後的國家。「如果台灣的科技人才來自越南呢?」童子賢問道,台灣是否有開闊的胸襟,接納全球的人才?
科技產品占台灣出口額55%,同時帶動稅收突破3兆大關
經過30至40年的發展,科技已經是台灣至關重要的產業。從2021至2023年,台灣進出口貿易順差擴大,分別是644億、519億與806億美元。在出口當中,科技產品占出口額達55%,其中資通訊產品與電子零組件占比為53%至57%。科技產業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帶動GDP,同時也帶動稅收。2022與2023年,台灣稅收分別是3.22兆與3.43兆新台幣,皆突破3兆大關。台灣外匯存底則是5706億美元,全球第4。
童子賢指出,從稅收結構看,台灣稅收大多來自於營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兩者總和占全台總稅收比重約50%。與此同時,台灣繳稅最多的10家公司幾乎都是台灣公司,他們的稅收占比低於總稅收20%,是健全的結構。
相較之下,愛爾蘭前10大公司幾乎是外商,他們繳稅金額占愛爾蘭總稅收約60%,並不健康。童子賢認為,愛爾蘭有類似「荷蘭病」的症狀,因為愛爾蘭經濟集中在金融、房地產業,這樣就容易大好大壞,一旦爆發金融危機,就會對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另外,愛爾蘭有三分之二年輕人租不起房,首都都柏林基礎建設老舊,都是愛爾蘭需要面對的問題。
如果產業結構太過單一,可能就會「一枯俱枯」
那台灣科技業還能夠強幾年?
童子賢警告,雖然在10至20年內的短期內,科技業仍能為台灣帶來經濟效益,但如果台灣沉溺在科技業,而不開拓新的領域,可能就會導致過度集中的「荷蘭病」;這意指幾十年前,天然氣出口為荷蘭帶來大量外匯,進而促進經濟成長與薪資成長,但天然氣產業衰退後,荷蘭沒有其他強力產業接棒,就造成經濟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產業結構太過單一,就會「一榮俱榮,一枯俱枯」。雖然發展新領域需要長期的產業演變,不是5年內就可以做到,但如果科技「舊草原」在未來逐漸乾枯,領導者就應該勇敢帶大家尋覓「新草原」,讓台灣保持繁榮。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