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金門撞船案」是遭遇戰,還是持久戰?

2024-03-04 05:40

? 人氣

金門海巡查緝陸艇碰撞事件迄今無法解決。(圖/金門民眾提供)

金門海巡查緝陸艇碰撞事件迄今無法解決。(圖/金門民眾提供)

「金門撞船案」看起來短時間不會落幕,而白,綠,紅,藍四個政黨隨著事件發酵的軌跡,逐漸確認了自己的戰鬥位置,觀察重點在於,四個政黨將此事件視為持久戰,或只是視為一場短暫的「遭遇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關於金素梅委員的提案名稱:—— 「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 —— 遭綠營大動作杯葛,這是民進黨將翻船案視為持久戰的明確信號。既然如此,輿論大可持續複誦「撞船」之事實與認知,並敦促在野黨明確其戰鬥位置 —— 反認知作戰,反假訊息,反民粹敘事。

沒有真相,缺乏證據,金門撞船案之是非早已明朗化,綠營的政治化處理與民粹敘事,只是掩飾過失的遮羞布,而民進黨向來擅長以此伎倆反守為攻,遂行政治套利。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綠營試圖升溫「金門撞船案」,以在國際社會與台灣內部形成「中共欺負台灣」的錯誤認知,為賴清德未來四年勢必難堪顛簸的執政,奠定「維穩模式」。不過,此一策略要見效,前提是「中共必然尋求軟著路」的預判,若北京尋求硬著路,讓事件熱度「破表」,綠營將一夜失去國際社會的同情,並永遠失去以民粹敘事鎮壓內部的傳統手段。

從綠營的角度看,最大的戰略風險來自於美國態度,而美國態度來自於北京的應對。白話說,華盛頓硬得起來嗎?答案大概率為否定的,因為美國在金馬離島上的立場相當薄弱。

眾所周知,美方從來視金馬離島為防務包袱,而不是「前線」。就算是1954年台美簽署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都不含金馬,遑論此一條約早以作廢。因此,美方連所謂「自由航行」的藉口都沒有。

換言之,華盛頓若想防止事態擴大,只能與北京在檯面下交換其他條件,而這「其他條件」,當然不是台灣方面能置喙的。民進黨政府繼續升溫事態,是方便北京從華盛頓那頭取得更好的條件,而其條件中,恐不能排除綠營道歉,認錯,賠償。

關於此,管碧玲是無關緊要的小角色,「土下座」的適當人物肯定是蔡英文或賴清德。而這是「金門撞船案」得以軟著路的可能性之一。

評估民進黨的戰略智慧,端視其對中共的評估。持平而論,事件發展至今,還不好斷定綠營的戰略是錯的,因為中共尚未展現真正的強硬。必須說明的是,言詞與偶發性的海警對峙,都不算強硬,若中共以海警船登檢台灣軍事運補船,並讓大陸漁船常態性於金門「禁限水域」作業,這類行為,或更升級的行為,才叫做強硬。

一旦中共越過民進黨的「恐懼底線」,美國大概率會要求綠營低頭,以換取一個「台灣吃虧,美國不吃虧的新常態」。

沒有人知道中共會不會真來硬的,但按歷史經驗,北京甚少出現一次性顛覆現狀的大動作,而會用「點踩煞車」的方式,穩步推進戰場前沿,並讓華盛頓不退也不行。美方稱此為「灰色地帶作戰」,而至今,華盛頓也沒給出反灰色地帶作戰的有效對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