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自9月1日起開放港澳台居民申請「台灣居民居住證」,向持證人提供接近大陸居民的社會生活便利待遇。中方稱開放十日內,已有超過2.2萬名台灣人申請。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9月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跟據不完全統計,從開放申請的十日內,已經有2.2萬名台灣人申請居住證。安峰山說,台灣居民申領居住證不需要具有大陸戶籍,也不需要放棄台灣戶籍,申領「完全採取自願原則」,而且申請與否「完全由台灣同胞自己決定,沒有任何強制要求」。
「為了生活方便」
台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對BBC中文說,目前台灣人在中國大陸生活的確切數據,但保守估計有60萬至70萬名台灣人在中國大陸就學、就業。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八月時表示,自1987年兩岸開始交流以來,累積到大陸的台灣人已經超過一億人次,目前在大陸就讀的台籍學生超過一萬人。
「生活當然是越方便越好,如果居住證可以讓我在那邊的生活更方便,為何我不辦?」台灣一名23歲的研究生陳家豪對BBC中文說。
陳家豪早前與朋友成立行銷公司,目前一邊工作一邊進修。他表示在八月看到台灣人可以申請居住證的新聞後就想要申請。
陳家豪說,雖然現在有台胞證,「但訂票、支付都需要大陸身份證,有居住證的話,在電信、金融、交通上都比較方便。」
台灣的「推力」對陳家豪來說有三個:低薪、高工時、對政治失望。
陳家豪打算畢業後去中國大陸從事行銷、廣告方面的工作。他希望去發展中的城市而非一線城市,「因為發展中的城市中小型公司較多,做行銷的機會也因此更多。」而且相比歐美,中國大陸的優勢是離台灣近且幾乎沒有語言障礙,而比起以金融業為導向的香港,中國大陸的市場更大、機會更多。陳家豪反覆提到「機會多」,他認為這是中國大陸最吸引他的地方。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企管系台籍副教授陳弘信對台灣《經濟日報》表示,早在居住證出台前,台灣民眾已經可以參加中國大陸的公積金、社會保險(社保)、醫保,但原先使用的18位證件代碼都是各單位臨時發放,一旦涉及跨系統的買車、買房、孩子入學等狀況,會因為不一致而產生不便,居住證提供固定的18碼證號後,可以提高便利性。
但也有在中國大陸多年的台商指出,幾年前就已經透過公司繳交社保,也辦理住房公積金,需要實名制購買火車票也有其他替代解決方案,因此認為居住證沒有太大必要。
居住證是什麼?
- 《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有關規定是根據《居住證暫行條例》制定,港澳台居民在中國大陸居住半年以上,有合法穩定就業和住所,或是有連續就讀證明,就可以申請居住證。
- 居住證上登載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居住地地址、公民身份號碼、港澳台居民出入境證件號碼、本人相片、指紋、證件有效期限、簽發機關、簽發次數。
- 公民身份號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凖編製。香港居民身份號碼地址810000,澳門公民是820000,台灣人是830000。
- 目前台灣人使用的「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台胞證)是八碼,台灣身份證是十碼。申請了居住證後,台灣人等於有了在中國大陸的「身份證號」。
- 居住證有效期五年,由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能依法就業,參加社保,繳納、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並可享有中國大陸的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公共衛生、法律援助、公共文化體育等服務。
- 根據中國國務院頒發的通知,居住證持有人享有以下便利:在居住旅館、乘坐飛機火車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購票、辦理銀行保險等金融業務、在居住地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在居住地辦理生育服務登記等等。
- 當中有一條規範載明,如果持證人喪失港澳台居民身份,則居住證也會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