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宗教對話部日前分別在台灣和香港舉行國際研討會,促進天主教與儒家及道教對話,而該部副祕書長鮑霖神父12日告訴《天主教新聞社》,這場研討會花費逾2年時間準備,預計2025年會發布指導方針。天主教網媒《Crux》則稱,在地緣政治背景下舉行此活動,成為教廷對台灣的罕見認同。
教廷宗教對話部和我國輔仁大學宗教系8、9日在台灣舉辦主題為「基督宗教與儒家對話:指導方針與展望」的國際研討會,我國外交部12日表示,該研討會向世界具體展現台灣和教廷雙方,對宗教自由及跨宗教交流的重視,強調台灣是崇尚宗教自由和包容的國家,樂見教廷與台灣宗教界有更多互動交流。
根據《Crux》報導,鮑霖(Paulin Kubuya)在活動前向梵蒂岡新聞網(Vatican News)稱,該活動集結來自包括澳洲、中國、義大利、美國等世界各地的專家,希望能擬定最終版本的指導方針草案。他表示:「一旦完成指導方針,我們可與他們有更多的正式會談。」
鮑霖提到,來自中國、越南、日本、南韓、台灣、馬來西亞和其他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的天主教徒,可能會在其信仰與文化間取得協調面臨困難,並以17世紀的禮儀之爭(Rite Controversey)為例,當時在中國的天主教傳教士辯論,祭祖是否能與天主教信仰兼容。
「(祭祖)這被認為是膜拜他們(祖先),這造成麻煩」,鮑霖強調,「我想我們發起此對話,能幫助有來自這些背景的基督和天主教徒,更好地理解這些背景的文化部分,看他們如何實踐,並把其帶入天主教信仰」。《天主教新聞社》指出,1939年時任教宗庇護十二世(Pius XII)准許中國天主教徒祭祖。
與儒家對話方針預計明年公布
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鮑霖曾在台灣當傳教士,看到改信天主教者與伴隨自己長大的傳統和習俗拉扯,祭祖是其中之一。他向《天主教新聞社》表示,《論語》在台灣仍提供基本結構和教育,「在台灣,天主教社群很小。那是少數社群,我總說他們人數少,但很成熟,因他們有堅定決心,基督認同強健」。
鮑霖屬於沙勿略修會(Xaverian Missionaries),該會是義大利傳教士聖孔維鐸(Guido Maria Conforti)於1895年創立,而他是受到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共同創辦人聖方濟(Francis Xavier)啟發。沙勿略修會1898年獲得時任教宗良十三世(Leo XIII)認可,而鮑霖是到台灣的12名民主剛果籍傳教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