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風評:讓「大巨蛋效應」由負轉正吧!

2015-05-25 12:21

? 人氣

市府儘早完成新的BOT準則,讓「大巨蛋效應」的意義由負轉正。圖為興建中的大巨蛋(余志偉攝)

市府儘早完成新的BOT準則,讓「大巨蛋效應」的意義由負轉正。圖為興建中的大巨蛋(余志偉攝)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午在立法院表示,市府檢討大巨蛋等BOT案,已經讓銀行對參與BOT聯貸案更審慎,「大巨蛋效應己產生了」。不過,這個所謂「大巨蛋效應」尚未有太大的實質影響,而且,這也是改革中必須承受的陣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金融市場向來對局勢變化非常敏感,銀行業者則是特別注重風險控管;碰到情勢變化、局勢不明,所有人第一動作都是「停、看、聽」,先放慢腳步、甚至退場觀望一陣,再作定奪。因此,曾銘宗指有銀行表示,對於大型的BOT聯貸案會更為謹慎,也有業者對於參與BOT更為小心,這種效應與結果並不讓人意外。

但在實際個案上,目前並無較大型或指標性的BOT計劃正釋出招標,或是在商談聯貸,因此,銀行與業者的「停、看、聽」,也還不會對實體經濟有負面影響,現階段尚不必誇大「大巨蛋效應」的影響與衝擊。

政權更替後,新市府回頭檢討過去的幾個大型BOT案,只要不是政治報復、秉持公平與專業,依法而行,並無可議之處;換個角度看,如果不能作任何檢討、改變,政權更替、換人執政意義何在?

市府在檢討BOT案的同時,也宣稱要建立一套公開、透明的SOP,坦白說,如果市府真能建立一套公開、透明的SOP,參與者各憑真本事競標,把走門路、找人脈、動員政商關係的因素降到最低甚至完全去除,反而可以吸引更多優秀、正派的投資者參與,對投資者而言的保障也更佳,亦有助於BOT的推動。

回頭看台灣近20年的「BOT史」,這段期間大大小小的BOT案,財政部統計的數字大概近1200個,總金額近兆元;其產生的效益,經濟方面當然為正面,但社會評價上則是謗譽相隨,一來被認為過於浮濫,《海角七號》那句「山也BOT,海也BOT」成了台灣BOT案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惡評。二來部份案件涉及的利益分配、官商問題,也讓BOT名聲蒙塵。

但現實上,台灣顯然不可能捨棄BOT,因為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都是負債累累、財政困窘;中央債務餘額已是5.5兆,每年編列總預算時,7成的法定支出已卡死施政空間,每年赤字預算在2000億元上下;地方政府更為困苦,典型代表就是苗栗縣,新縣長說「打開抽屜都是空的」。

如果北市府能為未來的BOT建立新的典範,以更公開、透明方式讓BOT能逐漸「去污名化」,進而把這套理念與作法推到其它地方,長期而言,反而是對BOT推動是正面幫助。不過,兵貴神速,市府已經花了大半年在檢討舊案,現在該是「由破而立」了,儘快建立新的SOP、新的程序制度的時候了,如此倒可把曾銘宗口中帶有負面意義的「大巨蛋效應」轉為正面意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