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低溫實驗物理學家,安裝和運轉過許多精細、複雜儀器設備,並例行指導學生進行樣品製作和測量,加以在台大任教過九年,在交大任教超過二十五年,對於大學實驗室安全,筆者有些意見,陳列如下。
首先,實驗室很怕遇到跳電,但學校無預警跳電似乎是家常便飯。每次跳電,除了可能造成實驗延誤,樣品失效,和動輒數天時間浪費重來之外,儀器及零組件的損壞程度也可大可小。維修損壞部件,少則數千元,多則數十萬元,對於這些額外成本,學校、教育部和學生及家長,都難以理解或分擔責任。事實上,如果把全國每年因意外停電事件而造成的科學儀器損壞金額全部加總,想必是一筆很可觀的數額。而且,如果學生因為停電造成實驗延誤而又心急畢業,匆促重做之際,更容易造成儀器損壞,甚至人員傷害。
跳電之外,實驗室也很擔心淹/漏水。豪雨後、颱風過後,或是爾而比較強烈地震過後,實驗室進水沒?儀器損壞沒?這種指導教授腦海中的無形心理負擔與沈重責任,是標榜高教卓越和亟欲追求國際化的教育主事者,難以想像和顧及的。而萬一不幸空間需要復原或儀器需要維修,教授通常只能獨立面對,各自憑其本事,或則順利解決,或則曠日廢時,實驗停頓。
現在各大學都規定,研究生入學後、進實驗室參與學位論文研究前,必須先接受數小時的實驗室安全及環安訓練。因此,理論上學生應有環安及儀器操作安全意識。然而,理論與實際之間總存在距離。這段差距的或大或小,一方面與學生個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專業知識、環安觀念、安全意識等等)有關,一方面與各大學進行環安訓練時是否踏實有關。如果因為環安教育未落實而造成氣體外洩、硬體損壞或人員受傷,指導教授恐怕也只能徒呼負負。另外,如果學生沒能從小逐漸養成健全的生活以及工作安全意識,可能造成長大後過斑馬線時小心翼翼,遠比操作實驗時更加在意謹慎的現象。
關於實驗室安全,筆者認為最為關鍵的一點在於學生的素質,包括專業能力與做事態度。專業能力強,則對樣品製作和儀器操作原理及其限制,有比較正確和深刻的理解。做事態度誠懇,則能自我要求按部就班,謹慎小心。畢竟成年學生進行(獨立)碩、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指導教授不可能、也不應該如直昇機家長般緊迫盯人,隨伺在側。
現在國內大學的實驗室,每年都需接受學校所在地縣市政府環安權責單位的監督和檢查,每次例行檢查之後,環安人員幾乎都會列出條條改善意見。但是如何進行專業改善,需要多少經費,卻常是實驗室負責教授的責任。根據以上種種經驗和觀察,筆者覺得國內大學的實驗室,常常還是依循著叢林法則運轉。
最後,學校的運轉經費,比如教育部口口聲聲的「高教深耕計畫」經費哪裡去了?這一項五年將近一千億元的額外經費,為何似乎無大助於改善實驗室安全?筆者猜測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由於大學學雜費至少已凍漲20多年,教育部補助學校的例行經費又有限,因此獲得深耕計畫補助的大學,必須把經費的一部分拿來填補亟需救急的、經年累月的坑坑洞洞。(二)這幾年,許多大學校園裡的外籍學生、外籍訪客、外籍教授,和種種名目及型式的雙邊/多邊國際交流都大幅度增加了。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高教深耕計畫經費的一部份,被優先使用於衝刺教育部偏好的(定義和目標有待商榷的)「國際化KPI」。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尚)未出現重大傷亡,實驗室安全的維護、預防和教育,因此也就不是校園的重要優先事項了。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