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錫堦觀點:嚮往沒有貧窮的「烏托邦」,如何可能?

2024-03-31 06:30

? 人氣

沒有貧窮的烏托邦不存在可能性。(資料照,陳明仁攝)

沒有貧窮的烏托邦不存在可能性。(資料照,陳明仁攝)

晉朝文人陶淵明約於西元四百年,在《桃花源記》文中描繪武陵的漁夫沿溪而行,發現一片桃花林,棄船步行一窺究竟。走過桃花林盡頭再走進小小山徑,突豁然開闊明亮。大片良田、美池、桑、竹,屋舍儼然、阡陌交織有序,雞犬相聞,猶如世外桃源。村民穿著奇異,看到漁夫甚是驚訝,詢問他從何而來並邀他回家,殺雞備酒款待。村民聞訊前來問候、交談,才知他們是秦人後代為了遠避戰亂,逃到與世隔絕的秘境過生活。竟不知歷經漢、魏、晉等朝代,唏噓不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回程,漁夫沿途標註記號,方便再來時尋路。他將所見所聞稟告縣太守,太守命人與漁夫尋著記號再去查訪,卻迷路而無法尋獲。

陶淵明精通儒家和道家,雖遵守儒家倫理卻又愛好自由,受道家順從自然的思想影響至深。《桃花源記》雖是虛構故事,但對後世影響至鉅。以安逸桃花源與殘酷的現實社會呈現反差,警醒世人。在恬靜的田園裡,男女老幼生活安寧富足,居民親切善良,無為而治,不受朝代更替戰亂、爭權奪利的傾軋;世外桃源的想像,成為後世文人雅士嚮往的理想生活圖像。

《烏托邦》經典世界名著的誕生

出生於英格蘭的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 是當代歐洲的賢達名士,曾任英國眾院議長、財政大臣、大法官。一五一五年,他以小說體類似《桃花源記》的虛構故事描述《烏托邦》(utopia是藉希臘文「善」「地」所創造的新詞,意指樂土),頗受柏拉圖的《理想國》(拉丁文Res Publica)的啟蒙。試圖用一個理想的社會嘲諷當時的社會,引領走向理想的國家以及社會體制。後來的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國家,莫不受此書的影響。

摩爾藉由虛擬人物希臘冒險家、航海員拉斐爾·希適婁岱(Raphael·Hythloday)的海外見聞,描述烏托邦的典章制度。烏托邦是與世隔絕的小島,寬200英哩、長500英哩,形狀如柳葉又如灣月,地形狹長彷似台灣,面積約台灣的四倍大。

拉斐爾說:「烏托邦社會一切良好,很有秩序,人人尊重道德,萬物皆屬公有,人人有足用的物品」。認為財產私有制,一切財富為少數人佔有,富人狡詐貪婪,窮人被迫以勞力餬口,陷入貧苦處境。當時的社會和現代社會的貧富不均,都是如此發展出來的。若論財富,十六世紀時的英國財富不比烏托邦差,但烏托邦卻比英國治理得好。因為烏托邦沒有剝削宰制的欺凌禍害,財富公有、平均享用,人人才能過著沒有恐懼、沒有貧窮的富足和諧生活。

理想的烏托邦認為自然界給人類需求是平衡的,例如空氣、水和土壤最需要也都大量提供,讓人類足夠維生。但無益、無用的金銀,還不如鐵可當農具或器具,烏托邦人以金銀做便壺或其他汙穢的容器,或製成腳瞭手銬,喪德敗行者才要帶它作為懲罰。鑽石和珠寶都用來當兒童玩具,自然界的稀有礦石都非生活必須,本質是無用的。但現代人卻趨之若鶩,高價蒐購囤積炒作,成為炫富標的,無助生活幸福。書中提到烏托邦鄰國使節造訪烏托邦時,帶了一百多位侍從穿金戴銀炫耀其財富,反被烏托邦人恥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