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被視為是人工智慧的重大突破。英國期刊《經濟學人》27日指出,人工智慧將讓醫療保健服務更安全且更優秀,甚至能讓價格更便宜。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早在OpenAI的ChatGPT、谷歌(Google)母公司「字母公司」(Alphabet)的Gemini、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的Llama2等「基礎模型」讓世界眼花繚亂之前,引用人工智慧的生物醫學研究論文的比例就已大量增加。鑑於生物醫學研究產生的大量數據,人工智慧的早期應用並不讓人意外。然而,過去的進展及承諾只是現在發展的前奏。
人工智慧系統與基礎模型及大型語言模型具有相似能力,可以生成各種風格且讓人信服的文本,能以讓人信服的方式回答複雜問題,創造口頭提示表達概念的圖像,這正成為醫療保健的一部分。人工智慧可以改善研究人員精確編輯基因所做的選擇,非常擅長理解不同來源的大數據,可以為藥物開發提出新的標靶,並協助發明大大小小的分子,這些分子可以作為針對它們的藥物。
"One in three Americans who die in hospital had sepsis–and that’s just one of the many areas where AI can improve early diagnosis," writes emergency physician @cbarbermd in a new commentary piece. https://t.co/Tf9zeEUG6m
— FORTUNE (@FortuneMagazine) March 28, 2024
《經濟學人》指出,其影響並不限於實驗室。人工智慧正發揮作用的各種診斷看起來都準備好進行變革。機器人外科醫生正負責越來越廣泛的手術,而隨著聊天機器人及穿戴式健康監測器學會合作,病患獲取健康資訊並激勵自己遵循治療方案的方式似乎已經成熟,醫療保健系統的生產力似乎有望顯著提高。
貧窮的國家可能受益最多,早一代的人工智慧已經在醫療保健領域發揮作用。其中一個優點是,它可以讓相當普通的設備變得更強大,讓其受到更廣泛的使用,甚至超出診所的範圍。智慧聽診器可以協助使用者找出顯著的細節,手機可以變成「三度儀」,同時測量心率、體溫、呼吸、血氧飽和度。人工智慧為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提供母語的可靠指導,是直接且重大的進步。《經濟學人》指出,如果這些工具能普及,如果醫療保健系統被改造以充分利用它們,那麼它們或許能提供更好的醫療保健服務,這代表著改善數億甚至數十億人生活的機會。
此外,人工智慧可以在大量不同的數據中找到關聯及聯繫,這些數據過於龐大且棘手,人類需要預先存在的模型來說明何種原因會產生何種影響,谷歌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深腦」(Deep Mind)共同創辦人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認為這種能力將改變人類理解生命本身的方式。
為Chatgpt等「生成式」應用程式提供支援的基礎模型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陷,就像大多數人工智慧一樣,如果你使用不良數據或不完整的數據來訓練它們,結果將不會達到應有的效果。如果數據有偏差,就像健康數據經常出現的那樣,例如關於少數族群、低收入群體、邊緣人群的良好數據往往很難獲得,那麼結果將不會適合整個人口,而且可能傷害代表低於適當比例的族群。《經濟學人》指出,這些模型的「非確定性」性質為醫療設備監管者帶來哲學問題及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