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是前總統蔣經國逝世三十週年,在現今的政治氛圍下,官方似未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可以理解,但蔣經國畢竟是一個對臺灣政治、經濟及民主發展影響深遠的人物,與我的新聞生涯也有所交集,論及過往編輯台的風雲歲月,不能不談談這位曾經權傾一時的「經國先生」。
蔣經國時代,早已成形
所謂「蔣經國時代」究竟起自哪一年,論者不一。有人說,一九七五年,「老蔣」總統逝世後,蔣經國大權一把抓。事實上,蔣介石死前十年,也就是一九六五年一月,他擔任國防部長開始,已經將權力伸向黨、政、軍,無所不管。如果再往前推十五年,一九五○年,他擔任國防部政治部主任(即現今政治作戰局局長),幾乎已經軍權在握了。
何止軍權,他那時還擔任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主任,這是什麼職務?簡單地說,就是特務頭子,也就是情報機構的總管。
臺灣從五○年代到解嚴為止,無論是軍方、政界、學界、新聞界,都籠罩在一片肅殺的氣氛中,幾乎處處都有特務的影子,許多敏感的行業,甚至可以「小心,特務就是你身邊」形容,即使人在國外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記得我於一九七八年應邀赴美訪問,途中曾參觀哈佛大學的東亞圖書館,館中陳列有兩、三天份的「人民日報」,基於好奇,不免翻閱一下。不料,回到臺北後,居然被告知:「你在哈佛圖書館看了『人民日報』,已經列入紀錄了。」
這個龐大而無所不在的特務網,就是蔣經國最大的「成就」,也是奠定蔣氏父子統治臺灣的基石。蔣氏晚年,臺灣黨外運動崛起,其理論訴求之「白色恐怖」即出於此。
及至一九六九年七月,蔣經國出任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為嚴家淦),他的權力已伸展到金融、財經與外交。次年四月訪美,除與季辛吉密談外,並拜會了尼克森總統,足見美國政府也深知臺灣的權力中心已轉移至這位副院長手中,他的父親因老邁而逐漸有名無實了。他在訪美行程中,於紐約遇刺,遭臺獨分子槍擊未遂,更提升了他的國際聲望。擔任副閣揆三年後扶正,臺灣無形中進入了內閣制,前後長達六年。
威權統治,調查員潛伏報社
因此「蔣經國時代」究竟從何時起算,難有定論,但從一九五○年出任國防部政治部主任開始,臺灣的新聞工作者幾乎每天離不開這個名字,無論見諸報端或其他傳媒,其密度一天天擴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以我個人而言,既在新聞界工作,當然不喜歡這種被政治力束縛的精神虐待。一九七二年,我出任高雄《臺灣時報》總編輯,報社裡就潛伏了兩位調查局派來臥底的特務。他們知識程度雖高,卻甘願屈就於低職位,我很快就看穿這個不合理的人事安排,他們於是向我坦白不得已之處,大家哈哈一笑,也就相安無事,一旦遇有重大新聞,諸如推動十項建設、金融危機、老總統逝世、臺灣退出聯合國等事件,他們私下會叮嚀我一些應該注意的細節,我深知他們是奉命行事,並不責怪他們,只是深感做為一個新聞人,新聞自由竟然交由幾個小人物來指點操縱,新聞人的尊嚴可謂喪失殆盡。斯時,我的內心不得不傾向於「黨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