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貿易戰政見愈來愈升高,從課徵中國商品60%關稅、墨西哥製造的中資電動車課徵100%關稅,又擴大範圍到(幾乎全球)所有貨品加稅10%。眼前的形勢看來,他當選的機會似乎大於拜登,而若他當選且認真兌現這些政見,結果將會如何?
川拜二人都是拿中國當稻草人訴求選票,但拜登的「小院高牆」戰略是將中國關在高牆裡,而川普的政見一旦兌現,很可能會使得美國將自己關在高牆裡。
為什麼?因為川普的政見跟人類文明的走向完全相反。
人類文明進步的最大動力是私有財產(我擁有),其次是資訊取得(我知道)。因為前者,人類發展出「交易」,也因此快速超越其他動物而佔領了這個星球(因為後者,人類發展出知識分享和經驗傳承,那是另外一個題目,本文不討論)。而人類獨霸地球的過程,其實就是全球化,更由於交易成為人類基本需求,市場就主導了社會,因此全球化的定義可以更精準的說是「全球市場單一化」。
交易和市場有多重要,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尚書‧周書》就寫了:「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意思是,農民不生產就沒糧食、工匠不製造就沒器用,林礦不開採則物資缺乏,而若沒有商業,以上三寶都會斷絕(還有其他解釋,不考究)。
即使君主專制權力至高的秦始皇,他自詡功業的項目包括:隳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說的是一統天下後不再有戰爭,但隱藏的意義是「消滅關稅」。在那之前,商人來往各國/通過各關都有關稅、貨幣等「麻煩」,天下一統對春秋戰國時快速崛起的商人而言,肯定是一大福音——天下市場單一化。也就是說,秦始皇採取的統治手段,恰好回應了當時的社會需求。他開闢馳道「條條大路通咸陽」,跟羅馬帝國「條條大路通羅馬」,都是統治手段,但也都符合「貨暢其流」的人類社會需求。
再說上一波全球化吧。大英帝國最早派來中國的使節馬戛爾尼目的是通商,後來引發鴉片戰爭,可是英國稱之為「茶葉戰爭」,甚至後來中國一敗再敗,歐洲列強也知道他們「吞不下」中國,因此沒有佔領瓜分(殖民地),只極力吸取勢力範圍內的商業利益。換一個角度思考:當初中國如果打一開始就懂得跟西方做生意的話,甚至可能吸光全球的銀子。今天的中國懂得跟世界做生意了,也因此讓西方警覺「中國可能吸光全球的銀子」,於是美國開始「封鎖中國Contain China」,可是川普、拜登前後兩任總統的戰略/政策/手段卻相左,因而不能收到持續的效果。
美國的最大問題是總統選舉制度,每個州的選舉人票贏者全拿,候選人為了在某個州獲勝,會提出相對極端的政見,這個政見卻可能是「七傷拳」,贏了一個州的特定選民卻傷了全美國。即以「墨造中資電動車課稅100%」政見為例,由於中國電動車製造成本遠低於美國電動車,即使課稅100%都還有競爭力,因此結果將是美國消費者買了更貴的電動車,而中資並未受傷太重——汽車業還是沒有回到底特律,只有川普贏了密西根州(傳統搖擺州)。
而「全世界一律加稅10%」的結果,只會讓美國消費者買到更貴的進口商品,甚至各國品牌視美國為畏途。那樣的話,美國不會再次偉大,反而會把自己隔離在世界之外。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曾說:「美中角力須關注四個戰場,貿易、科技、貨幣和地緣政治影響力。」拜登的重點置於科技和地緣政治,因此難竟全功;川普的重點放在貿易,卻搞不好反而終結了美國。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