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的縣市科展競賽,其中一組學生因為校園的老鼠數量成長驚人,遂而產生保護校園環境的滅鼠行動研究。在設計各式樣除鼠器與執行除鼠的過程中,學生對老鼠有了不同已往的解讀——「老鼠非常狡猾而聰明,在捕鼠過程當中,最好各種捕鼠方法交替使用。」換句話——老鼠能夠辨識不同的捕鼠方法而且懂得避開陷阱。
老鼠備受人厭卻又備受尊重
「老鼠」(家鼠)在我們的居住環境中臭名昭著,牠所到之處,除了食物、家具被啃食,還會帶來跳蚤、傳染疾病等。人類恨得牠牙癢癢,一點都不為過。但是另一種「老鼠」,卻值得我們尊敬與感謝,那就是實驗老鼠。農委會每年出版的《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統計,因各項實驗需求而接受實驗的活體動物中,嚙齒類(小鼠、大鼠與其他鼠類)使用數量占總活體動物數量的98%。想想當我們被醫生告知:如果會對堅果類食物過敏,就不適宜打某類疫苗時,其實是犧牲無數多隻實驗老鼠所得到的結果。我們感激實驗老鼠,讚牠惠我良多,實在一點都不矯情。此外,老鼠近年也晉升成療育人心的寵物寶貝,「花枝鼠」就是一例。只能說我們日常中的老鼠,真的讓人又恨又敬又愛啊。
老鼠是被心理學實驗小看的一哥
這被恨、敬、愛的老鼠,在一百多年前就被有心的心理學家挑選來做實驗。美國心理學家史金納(B.F. Skinner, 1904-1990),將老鼠放置在他特製的箱子裡。老鼠誤觸箱中槓桿,讓食物掉下。給老鼠一個能取得食物的刺激,牠就會產生按壓槓桿的行為,幾次經驗後老鼠便學習到取得食物的方法。聰明的老鼠果然沒有讓史金納失望,促成後來鼎鼎有名的「操作制約理論」(theory of operant conditioning),一種藉由刺激引起個體行為改變的過程,在當時的心理學界引起一陣譁然。不過仍有些學者認為,用老鼠來實驗,實在太小看人類心智的複雜度了。
另一個關於老鼠的認知心理實驗:1948年托爾曼(E.C. Tolman, 1886-1959)將一隻老鼠放入十字形的迷宮中,老鼠經過幾次學習,已經習得從十字型的南邊入口,往前直走到叉路口,再右轉到底就可以取得食物。接著托爾曼在不更動食物位置的情況下,他改讓老鼠從迷宮的北邊入口,而老鼠居然朝著正確的路徑去獲取食物。於是托爾曼認為在老鼠的腦內,有應對空間相對位置的能力。這是有名的認知輿圖(cognitive map)心理表徵。
至此,讀者應覺察人類不應該忽略老鼠的認知能力。我們唾棄牠偷食物、咬桌椅的行為外,也應當理解牠為了取食,能應對環境各種作為的意義。參加科展實驗的學生就發現,老鼠的狡猾與聰慧並不只是刺激與行為的應對而已。雖然牠具備認知輿圖的心理表徵,但是這也不能完整道盡牠謹慎的個性、判讀複雜環境、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在人類身邊亦敵亦友、十足敏慧的鼠輩朋友,並不是單純的實驗老鼠、寵物老鼠而已,而是一隻不斷丟給人類諸多啟示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