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知名美式賣場一如往例,在歲末推出年菜預購,廣告上附有英文「Chinese New Year」(中國新年),不料引來網紅投訴,認為「新年不是只有中國在過」,要求改為「Lunar New Year」(陰曆新年)。業者審時度勢、從善如流,高效率地完成更改。
「新年不是只有中國在過」,沒錯!然而,真實情況卻是:無論「陰曆」曆法、以十二生肖或天干地支紀年,乃至推算流年運勢,或觀測太陽周年運轉而確定的二十四節氣等,無一不是緣起於「中國」,繼而暢行東亞世界,乃至外擴更遠的區域。換言之,言辭上刪除「中國」,實質上並沒有改變「中國」無所不在的影響。
差不多同一時間,故宮博物院發布新聞,首度與教科書廠商合作,出版了兒童知識漫畫圖冊,透過圖像、故事形式,帶領小讀者認識故宮院史、典藏的國寶,以及揭開文物遷徙來到臺灣的艱辛歷程。「故宮」、「國寶」、「遷徙來臺」這些詞語中潛藏、未便揭露的主體,仍是「中國」。
當我們把涉及主觀意識,或價值取捨的評斷暫時放下,先回歸事實面來看,在建構當今臺灣社會的歷史與文化基礎上,「中國」內涵從來都居於主要、核心的地位,甚至還享有「傳統/文化資產」這等位階。而目前住在中國大陸的人們,或是海外華人(無論稱為華裔、華僑或臺僑),多數人也都具有這些跨越時間及空間的共同元素。
當然,事實層面上具有這些共同元素,例如文字、文學、藝術、節慶、飲食、習俗、宗教信仰、生死觀,或重視教育及家庭倫常的價值觀等,是一回事,態度層面上喜不喜歡或認不認同,則是另一回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更不可以因為自己不喜歡、不認同,而掩蓋或扭曲事實,甚至強迫其他人順服。
另一方面,仍從事實面來衡量,臺灣雖然處於複雜的地緣政治及國際變局中,但許多人依然認同與「中國」之間存有祖先血脈或文化淵源的連結,縱然已視其為「他者」、否定此連結的人,也毋須費盡心思詆毀。文化發展本來就可能隨著人群遷徙而開枝散葉,多元衍生,隨之而來的歷史理解或歷史解釋自然漸次形成殊異。但無論如何,即便面對「他者歷史/異文化」,也該予以理解及尊重,這是身為人或世界公民應有的態度。而具備人文精神,或學習成為世界公民,一直都是臺灣的教育理念,也是「108課綱」設定的重要學習目標。
再從國際視野來看,學習中國歷史及文化仍舊是顯學,因為這是構成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須研習;其次,了解中國歷史及文化也是認知今日中國,尤其是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必要的基礎之一。只有昧於情勢、夜郎自大的人,才會一股勁地死命否定「中國」,或明明使用的是中國語文,卻又以「支語糾察隊」自居,妄想斬斷所有來自「中國」的影響,最後徒勞而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