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天裡,針對中國以製造業為重心的經濟政策,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促使中國政府同意與美國展開對話。但中國轉變政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對於中國這樣慣於重商主義的政府來說,有充分理由認為,中國應該為了自身利益重新考慮這一戰略。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在中國推動製造業發展之際,中國企業積極向海外銷售電動車、電池和其他產品,而且往往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由於內需疲軟,這些產品在國內銷售不暢。這一勢頭令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警惕起來。
我的同事Jason Douglas和Dave Sebastian上周貼切地將眼下中國出口的迅猛勢頭形容為「中國衝擊2.0」,令人聯想到2000年代初,中國加入全球貿易體系後不久對外出口激增的情景。
正如他們所報導的,美國和歐盟威脅要提高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產品的貿易壁壘。與此同時,巴西、印度、墨西哥、印尼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正將矛頭對準來自中國的鋼鐵、陶瓷和化學品。
除了外部壓力,中國政府還面臨著來自內部的壓力。
多年來,中國經濟一直受到工業產能過剩的困擾。不必要的工廠消耗了企業利潤,浪費了資金,並削弱了生產力的成長。有一段時間,習近平和他的經濟團隊似乎終於準備解決長期存在的生產過剩問題。
中美貿易戰打響之際,在川普(Donald Trump)主政白宮期間,就連習近平當時的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兼經濟顧問、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也向來訪的美國商界領袖表達了對受到美方抨擊的產業政策的擔憂。劉鶴指出,這項被稱為「中國製造2025」的政策造成了浪費。
劉鶴的一位助手當時告訴我,各級政府引導銀行提供的廉價貸款導致電動車電池製造商產能嚴重過剩,從而降低了該行業的生存能力。
但自那以來,幾乎沒有任何應對措施。隨著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習近平的領導班子反而加快推動以電動車、半導體、人工智慧和可再生能源部門為重心的產業發展,這些領域被視為中國超越美國的關鍵。
這些努力有助於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製造實力,尤其是在電動車生產方面。但在這背後,中國整體經濟仍在掙扎,許多經濟學家表示,國家主導的產業發展可能會在未來引發更大的浪費。
零和博弈
在中國的一百來家電動車製造商中,目前只有兩家在賺錢——比亞迪(BYD)和理想汽車(Li Auto)。
許多企業通過降價來搶佔市場份額。上個月,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小米(Xiaomi)將其首款電動車定價為30,400美元左右,相比之下,特斯拉(Tesla)的一款電動車在中國的起售價約為34,600美元。小米首席執行官雷軍承認,該公司是在虧錢賣車。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研究顧問Thomas Klitgaard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中國利用高關稅迫使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國內設廠,通常是通過與中國同行組建合資企業的方式,現在中國進口汽車的數量已經微不足道。
因此,該報告認為,中國從內燃機乘用車向電動車轉型的任何路徑都將意味著贏家和輸家都在國內,這是一場零和博弈,對促進中國經濟成長不會有太大幫助。
葉倫現在鼓勵中國做的事,也是像去年年初退休的劉鶴這樣的官員認為有必要做的事。但考慮到具有市場意識的官員大多處於邊緣地位,如今中國政府做出改變的意願比過去更加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