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伊朗官媒報導,德黑蘭在發動飛彈後,包括巴勒斯坦廣場和德黑蘭大學都出現大批慶祝攻擊以色列的示威民眾,他們高喊「以色列去死」、高升讚揚伊斯蘭的革命衛隊總司令終於發動報復攻擊。不過根據社群媒體上的影片,伊朗民眾似乎在大半夜湧向加油站,德黑蘭與其他主要城市都有許多人為了加油大排長龍。伊朗石油部則公開呼籲「伊朗不缺汽油、也不需要加滿油箱」,因為伊朗「有足夠的汽油,人們沒有理由擔心找不到燃料」。美國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13日在賓州的造勢場合表示「支持以色列」,並且把伊朗攻擊歸咎於拜登,因為「是他暴露了美國的巨大弱點」。
半島電視台指出,伊朗對以色列的攻勢顯示美國在中東威懾力的局限性,也考驗美國中東政策的極限。尤其美國目前已經陷入兩個彼此拉扯的衝突政策:對以色列提供無條件支持、防止加薩衝突繼續擴大。華府智庫昆西研究所執行副總裁特里塔·帕西(Trita Parsi)表示,拜登應該譴責以色列襲擊伊朗大使館的行為,因為這違反了國際法,更對該區域的美軍造成危險,但拜登政府卻是承諾繼續支持以色列,「這完全剝奪了以色列緩和局勢的任何動力」。
雖然在伊朗發動攻擊後,白宮已經表態「堅定支持以色列」,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瓦利‧納斯爾(Vali Reza Nasr)說,由於拜登年底就要競選連任,他其實不希望美國捲入與伊朗的戰爭。問題是美國向來是以色列的堅定盟友,「為以色列提供堅定保障已是理所當然」,因此美國的真正立場可能是「不希望戰爭擴大、不想被拖入與伊朗的戰爭、不希望加薩戰爭演變為一場區域戰爭」。不過華府的鷹派人士已經公開表態,要求美國政府對伊朗做出「強有力的回應」,共和黨參議員湯姆・柯頓(Thomas Bryant Cotton)就呼籲美國和以色列開展「聯合報復」,但美國「伊朗裔美國人全國委員會」(NIAC)政策主任瑞安·科斯特洛(Ryan Costello )指出,如果美國與以色列一起進行報復攻擊,結果可能會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