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月份出口量較2022年3月份成長約10%。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簡稱CPB)的數據顯示,同期世界出口量僅成長1.4%。
外國官員擔心21世紀之初發生過的中國衝擊會重演,當時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簡稱WTO)推動了出口繁榮,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但卻嚴重衝擊了美國和其他國家與中國存在競爭關係的行業。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4月份警告中國稱,在政府引導的投資推動下,中國不斷膨脹的製造業產能威脅到了其他地方的就業機會。中國譴責這種批評是保護主義的煙霧彈。
其他亞洲國家首當其衝
中國的出口成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亞洲鄰國的利益為代價的,許多鄰國在電子產品、鋼鐵、基礎半導體和家具等產品方面與中國存在直接競爭關係。
CPB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出口量成長10%的這兩年裡,亞洲新興市場出口量下降了近2%。就連日本也難以倖免,儘管日圓大幅貶值,但日本出口量下滑,部分原因是中國在汽車領域的影響力日益成長。
這預示著未來成長疲軟,並會推低這些國家的貨幣兌美元匯率,加劇美元走強給整個亞洲帶來的貶值壓力。
自今年年初以來,韓圓兌美元下跌5%,馬來西亞令吉下跌3%,越南盾下跌4.5%。
印尼央行在4月份出人意料地提高了利率,理由是印尼盾疲軟和通膨再度抬頭的風險。日本政府已經動用了數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來捍衛不斷下挫的日圓。
由於人民幣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通膨差異來實現的,這使得外國扭轉人民幣貶值局面的行動變得複雜化。2019年,時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領導下的美國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要求中國官員停止干預外匯市場,讓人民幣升值。
但現在,許多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官員的行動不是要削弱人民幣,而是要支撐人民幣,或者至少確保人民幣貶值是漸進和可控的。中國官員擔心大幅貶值會引發資本外逃,並推高石油等主要進口產品的成本。
為什麼舊式補救措施可能於事無補
這意味著再次呼籲中國政府放鬆對匯率的控制很可能會導致人民幣更加疲軟,並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和貨幣造成更大壓力。
滙豐(HSBC)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說:「全世界與中國競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要扭轉人民幣實際貶值的趨勢,可以通過提高中國的通膨來實現,但這很可能需要更積極的財政刺激措施,而中國政府一直不願採取這種措施,部分原因是擔心會增加巨額債務。美國和其他國家用以降低通膨的激進措施,如提高利率,也可能有所幫助,但短期內會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貶值壓力。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經濟學和貿易政策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就目前而言,北京和華盛頓可能立場一致,都希望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要下跌得太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