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十六日就是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俗稱黃埔軍校)的百歲生日,黃埔軍校建校以來,歷經了東征、北伐、剿共、抗戰的大小戰役及後期戡亂失利,政府播遷來台的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等兩岸的軍事對抗,這所軍校與國家的歷史及人民的奮起,寫出了諸多可歌可泣的史詩。
黃埔的建軍與中華民國的命運相結合,建國的初期中國處於混亂的狀態,有軍閥割據,也有外族的侵略,以及後來堅苦卓絕的八年抗戰。當年秉持「救亡圖存」的使命,為了將國家穩下來,組織了ㄧ支擁有新生的軍事力量,不僅注重軍事技巧也講求思想的重要性,而這支精良的軍事部隊就是黃埔軍校,首任校長蔣中正先生也強調了黃埔精神就是犧牲,團結、奉獻的精神。
黃埔軍校百年前成立的目的背景是為了讓國家站起來,黃埔的校訓「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證明了黃埔的建軍是走在前面的一支隊伍,來帶領後續所有的社會力量。從歷史來看,黃埔人一直用這樣的犧牲精神,來看待國家建設,能夠為國家盡一份力,黃埔的精神,就是為國為民的精神。
如今受到台獨史觀的影響,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懂兩岸,也對於中華文化與中國的歷史不熟悉不了解,將中華民國視為外來政權,貶低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事實。以及現今的認知扭曲使得現在的年輕人對軍人的形象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當權者應要負責外,社會的氣氛也少了對軍人的尊重,連軍法都廢了,沒有軍紀,軍人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年輕人對於黃埔精神更是完全不知道的。
若現今年輕人對於中華民族都不認同,哪應是憂慮切斷值得去深思重視的,要重新認識清楚什麼是黃埔精神,那就是犧牲自己,讓所有人團結,也要面對自己的中華文化。「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的脈絡就是以中華文化為底氣,源頭就是「仁」,就是要愛人,愛人文本就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而黃埔精神就是一種引領。
黃埔精神的輝煌歷史,不應只是展現在軍中,更是要發揚於社會,使得國人有為國家民族和文化奮鬥犧牲的情懷,它的價值是超越軍中的,更是應該建構於社會的價值觀。
*作者為政治學系的大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