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大學同學開玩笑,說他們功課好的,都回學校教書,而我們這些功課爛的呢,就負責捐錢給學校。這雖然是玩笑話,但各盡所能,回饋學校,確實也是我們能為學校做的最好的事情了。
二○一六年五月,為籌備政大九十週年校慶的慶祝活動,校友會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餐會,我和大家暱稱為「老謝」的謝金河同桌,散場時,我們一同離開會場。他有感而發,說事業有成的校友都喜歡捐大樓,像台灣大學那麼多位傑出的校友,沿著學校圍牆蓋了一棟棟大樓,都快把校園蓋滿了。但是,回饋學校,真的就只能蓋大樓,沒有別的方式嗎?
說著說著,謝金河突發奇想說:「老姜,你那麼愛打籃球,乾脆來捐支籃球隊給政大吧?」
捐一支籃球隊給政大?這是我想都沒想過的。
我喜歡打籃球,也經營過職業籃球隊,籃球簡直是我的第二生命。但是,學生籃球隊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更何況政大既沒有體育相關科系,運動風氣也不算鼎盛。
但老謝這麼一提,這個念頭就在我心裡揮之不去。身為籃球迷,我熱心觀看NBA比賽,也長期關心台灣職業籃球動態,然而對台灣學生籃球運動的現況卻很陌生。之後幾天,我認真瞭解台灣的學生籃球比賽,發現高中聯賽(HBL)頗受歡迎,但在高中聯賽和職業聯賽之間的大專階段,似乎產生了一個斷層。
有斷層,就表示有發展的空間。我是不是能利用這個機會,填補起台灣籃球運動的這個斷層,把籃球運動帶向另一個發展的層次呢?
說來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條件齊備,讓這個不經意談起的提議,有了具體落實的可能。
首先是當時的政大校長,也是我前後期同學的周行一,在美國留學時,就讀印地安納州立大學布魯明頓校區,那不只是一所學術地位崇高的學校,也是美國大學男子籃球錦標賽(NCAA)的一級籃球名校,曾經多次奪得冠軍。他說他在那裡讀書的時候,第一次體會到學生籃球隊對一所學校的重要性,不只凝聚在校生與校友的向心力,也讓學校透過籃球累積更多聲望,得到更多校友源源不絕的協助。每年到主場賽事舉行時,學校附近所有旅館爆滿,餐廳人潮滿滿,宛如舉行嘉年華一般的盛況,讓他至今仍津津樂道。甚至在畢業已經許多年之後,他都還對籃球隊教練、隊員的表現與動態如數家珍。
正因為周行一對於大學籃球隊重要性的深刻感受,所以一聽說捐贈籃球隊的提議,就非常積極,請政大體育室瞭解球隊籌備的相關問題,儘快提出企劃書。
另一方面,企管系的學長、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不久之前捐資三億元,重新整修政大老舊的體育館,如果要成立籃球隊,正好可以規劃符合標準的比賽場地與球員的重訓室、專屬休息室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