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大陸是十歲與家人跟團至上海旅遊的時候,時隔約15年,承蒙馬英九基金會的邀請,跟著馬前總統、基金會人員、邱坤玄老師,以及來自各領域傑出的同學們,一同參訪中國大陸廣東省兩城市深圳及廣州、陝西省西安,以及本行最終站北京市,對我而言,這些地方皆為初次踏足,亦為此生難以忘懷之處。
傑出的青年們
除了能夠與總統出訪並受到最高禮遇成為難以忘懷的回憶外,能夠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們一起出訪真的很棒。例如,在歐洲學習音樂的同學,她在旅途中花了大量時間練習琴技,讓我們在交流時也能夠展現風采,同時更透過音樂化解兩岸的緊張氣氛;藥學相關同學則在健康問題上給予我們專業的解方,這是身為在外交生活圈的我難得能遇到的機會;中文系的同學在這次旅程中不斷地用詩歌點綴了我們出訪中參訪的中華文化和文物。當然,其他同學們也都非常出色,他們讓我拓展了視野。
和平的種子
在這11天10夜的兩岸和平之旅,見證歷史的同時,我們也背負了重要任務,就是當起代表台灣青年的20位和平天使。在兩岸情勢緊張之時,透過青年交流,帶來緩解效果,最後將我們的和平精神與經驗,傳給更多人。
對於自己的中華認同,一開始我也感到疑問,因為我在韓國出生長大,至今人生已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國外度過。然而,現在的我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卻堅定且重視,就像是在華語圈長大的小孩一樣。對於這份認同,我認為除了教育環境和個人喜好外,更重要的是傳承的力量。因為我的家庭曾因戰亂而遷移到韓國,但仍然堅持著中華文化的傳承,包括說中文、讀古文、寫中文、聽故事等。這樣的環境,讓我從小就對中華文化和華人有著極高的認同感。通過無形和有形的傳承力量,我得以成為今天追求兩岸和平的人。我認為,無論是兩岸哪端的人民,只要認同中華文化,便能成為家人,實現交流與溝通。經歷這次的旅程,我深刻感受到人們不斷將和平精神傳承下去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將這份希望種子繼續傳承下去,通過擴散效應,持續製造和平的光芒。
四月的北京來客
透過參訪大陸不同企業,體會中華文化的底蘊,以及馬習二會之後,全世界看到了兩岸發出和緩的訊號。新聞除了聚焦馬總統的這一行,這一期間各國高層皆訪問中國大陸,像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斯訪華期間與習近平會面,外交部長王毅也會晤俄國外長,學者說明中俄打造大國關係新範式(paradigm),繼續深化中俄關係;美財政部長葉倫訪華,她的行程也從廣州到北京,最後在會議達到經濟上不要脫鉤及反洗錢共識,並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經濟關係;印尼候任總統普拉波沃訪華也在四月初於北京會見習近平,透過比亞迪將在印尼設廠,來表達想與大陸合作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