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基觀點:臺灣優勢快速流失、兩岸談判刻不容緩!

2024-05-21 07:00

? 人氣

總統賴清德(左)、副總統蕭美琴(右)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總統賴清德(左)、副總統蕭美琴(右)出席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顏麟宇攝)

回顧過去三、四十年來的兩岸互動歷史,除了蔣經國生前末期兩岸所進行的秘密談判(例如通過曹聚仁、沈誠、許銘真等接觸)有所進展之外,自從1987年7月14日臺灣解除戒嚴、11月2日開放大陸探親,緊接著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總統過世(李登輝副總統續任)、尤其是1990年5月20日在李登輝出任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之後,算是很好的開局:9月12日兩岸紅十字會簽署《金門協議》、10月7日國家統一委員會成立、12月31日兩岸密使會面於香港南懷瑾家裡;1991年1月30日行政院陸委會成立、2月3日國統會通過《國家統一綱領》。緊接著,2月3日「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設立、4月30日廢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中共中央台辦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11月13日中華民國以「中華臺北」名義加入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組織「、12月16日中共國台辦授權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記得1993年10月中旬,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周陽山教授邀請蘇起過來與研究生們座談兩岸關係時,蘇起感歎說到:「將來的歷史學者們在回顧90年代的兩岸關係發展時,將對中共在1992年的愚蠢決定扼腕歎息,並對《國統綱領》無法由近期推向中期的關鍵點,竟然是中共不願意接受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 也就是臺灣方面希望中共不要否定中華民國政府這個『政治實體』(political entity)【註1】。註意:不是要承認,只是不要否認而已;而中性名詞「政治實體」也不是特定指涉國家、政府,就算是政府也可以是特區政府。兩岸因此無法進入深度的經濟與文化交流,更遑論更艱難的政治議題談判。這也導致兩岸政治互信的損傷,以至於在臺灣總統直選之後,雖然兩岸進行了新加坡談判,但一場「千島湖事件」(1994)就被李登輝把兩岸關係拉得原來越遠,後來又在《朝日週刊》發表《生為臺灣人的悲哀》,讓中共對李登輝越不信任。

其實,這個階段在大陸六四事件之後,江澤民繼任楊尚昆擔任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他的密使許銘真也來會見過李登輝總統(由錢復引見),似乎未能滿足李登輝的條件。熱烈歡迎冷淡收場。【註2】而接下來李登輝的康乃爾之行,讓中共感覺被李登輝欺騙。連江澤民、曾慶紅都自我檢討表態。中美雙方都把李登輝視為「麻煩製造者」。美國方面考慮到穩定台海局勢的迫切性,智庫學者開始探討兩岸簽署「中程協議」(Modus Vivendis)【註3】

1995年1月汪道涵在會見臺灣客人邵玉銘(曾任新聞局長)時說:「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對香港實施聯邦制,對臺灣可以實施邦聯制。」他強調「個人看法!」。那個時間點,上海華東政法大學有位法律學者來臺灣訪問(據說是江澤民的法律顧問),私底下也談過「樂意考慮合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都降格為基本法,共同合併為統一的中國憲法,只要5條:國名、國歌、國旗、組織成員、以及反分裂條款等」。我曾經把這位教授的方案拿去行政院給丘宏達看過,問他同意嗎?丘宏達說:「如果這樣,當然同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