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的概念裡,市場競爭的最終效果可以使得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獲得到更好的產品。但是,在台灣,有一種競爭卻是顛倒過來—越競爭,最終產出的產品不見得會更好,不過,交到消費者手上時一定會更貴。越競爭越貴,指的是就是離岸風電的選商。
無庸置疑,離岸風電是台灣綠電的主要來源。為了獲得離岸風電所生產的綠電,經濟部制定了一套遊戲規則來遴選開發業者。選商是一個競爭的過程。理論上來說,既然國家透過選商要得到的是綠電,在競爭過程,評比的應該是誰可以準時興建風場,誰可以穩定發電,以及最重要的,誰發出的綠電最便宜。
不過,在現實上,我們在這個競爭過程比較的東西,跟離岸風場最終產出的綠電,沒什麼關係。我們比的是國產化。這就像是賽車比賽,比的不是誰最快到終點,而是哪家車隊與最多在地廠商合作。
在這樣的遊戲規則底下,業者為了要取得風場開發權利,要盡可能去承諾國產化項目。國產化分數高就贏,分數低就輸。承諾越多國產化項目,造成風場的興建成本越高,發出的綠電則越貴。越競爭越貴,成了台灣風電的奇特現象。
另外一方面,由於我們的選商選的不是最有能力如期如質發電的業者,而是承諾最多國產化的業者。這導致政府日後必須做很多行政上的協調,甚至修改遊戲規則,協助業者提高履約能力。例如,上一輪選商之後,政府陸續調整寫在選商作業要點裡面的併網年度等等規則,讓開發業者有辦法走得下去。
離岸風電的選商是一種很台灣的制度。我們很多時候分不太清楚什麼是手段,什麼是目的。然後,我們也認為凡事皆可時候到再喬。
凡存在必合理。越競爭越貴的台灣風電,根源於超過半世紀以來,國家以政策力量來保護和扶持本土產業的思維。我們在十大建設看到這樣的思維,在汽車產業有看到,在兩兆雙星也有看到。有的成功,也有的失敗。
「國X國造」的強國邏輯,重視的是產值和經濟實力,而非社會和人的發展。例如台灣人才是否在產業政策中,獲得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機會?是否有助於社會走上永續發展的軌道?
這是一個有關國家想像的大問題,而我們對於國家領導人的期待,正是能帶領台灣突破這些政策慣性和路徑依賴,走向一個經濟學家呼籲很久的人為本的發展新模式。怎麼做?就從離岸風電開始吧。
*作者為台灣新動力智庫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