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戰地記者」實時報導最新動態
彭博社開發的“Cyborg”AI寫作系統,就像一名24小時待命的「AI戰地記者」,利用自然語言生成技術,自動生成財經新聞報導(Crossing Campus,2024)。當上市公司發佈財報,「祂」能在彈指之間生成一篇概述公司業績的新聞稿,極大提高財經新聞的時效性。類似地,華盛頓郵報的“Heliograf”系統則活躍在體育賽場,自動生成賽事實況和賽後總結(Torrijos,2019),為球迷帶來全方位的賽事體驗。
創意百變的「AI廣告精靈」
對廣告公司來說,LPU就像一個創意百變的「廣告精靈」。日本電通公司開發的“AI-CD β”系統,能夠根據產品特點和受眾群體,自動生成多種風格的廣告標語和文案(Bălan,2018),為廣告創意注入源源不絕的靈感。這種AI創意生成的模式,可以幫助廣告公司快速提高創意產出,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AI影評人和圖書管理員驚喜來襲
麻省理工學院的“Pensieve”系統就像一位全天候的AI影評人,根據電影風格、演員、導演等大數據和用戶評分,自動生成影評(Hongzi等,2017)。史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則開發了一個AI圖書管理員,根據書籍內容自動生成書評和推薦語,為讀者挑選心儀好書。這些智慧型的文化評論助手,將為人們探索海量的影視和圖書資源提供更多驚喜和便利。
「AI詩人」和「小說家」初試啼聲
谷歌的"Verse by Verse"系統就像一位虛擬的「駐站詩人」,可以與人類詩人合作,共同創作出新的詩歌作品。「祂」可以學習特定詩人的風格,根據人類輸入的詩句,自動生成下一句詩(ADITYA SAROHA,2021)。一些研究者更嘗試讓LPU來當「AI小說家」,自動生成短篇小說和劇本片段。儘管尚處起步階段,但AI在文學創作領域已初露鋒芒。
聲音「易容」的AI主播和音樂家
LPU還能像聲音「易容」高手般,生成逼真的音頻內容。谷歌Magenta項目的“NSynth Super”系統通過學習大量音樂數據,可自動生成新的音樂片段和音色,堪比「AI作曲家」。一些研究機構更嘗試讓LPU來當「AI新聞主播」,將文本新聞轉換為播報音頻,模擬主播的聲音和語調(Casini等,2018)。AI合成技術為音頻內容生產開闢全新賽道。
倫理隱憂:AI內容生成的「潘朵拉魔盒」?
LPU在教育和傳媒領域的應用雖充滿想像力,但也需警惕潛在風險。AI生成內容的品質如何把關?機器創作是否應該享有版權?算法推薦會否加劇資訊茶房?這些難題亟需在技術快速迭代中審慎應對(Bostoen 與van der Veer,2024)。LPU在傳媒內容生成中的應用尚處起步階段,在內容質量、創意性等方面仍待提升。AI生成內容在版權歸屬、創作主體界定等方面也可能帶來法律和倫理難題。儘管挑戰不少,但LPU為傳媒內容生產開闢新路徑,有望很快在提升效能增量、豐富形式等方面大放異彩。
AI與文化交織碰撞出的創新火花
LPU以語言為紐帶,重塑知識生產、傳播和消費模式,為教育和傳媒文化注入新活力。這場變革不僅是技術的躍遷,更是人類認知和想像力的升維。LPU不僅在推理運算上取代GPU,更彰顯了文化與科技的緊密結合。在AI領域,「文化」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誠如「元宇宙」(Metaverse)的社會、經濟、文化意義遠超AR與VR等單一技術構成(Mohammed等,2024)。LPU的開發滿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數位處理需求,促進全球文化交流互鑒。LPU作為一項富含文化基因的創新技術,引領數位處理領域的文化革新浪潮。
放眼未來:人機共生的智慧新時代
LPU作為新興AI處理器,以創新技術大幅提升效能,融合多元文化,為數位處理領域注入新動能。「祂」不僅顛覆教育和傳媒版圖,更昭示人類認知和想像力的進化。面對AI浪潮,我們應秉持開放包容之心擁抱變革,在人機協作中實現優勢互補和不同。教育和傳媒工作者更應擔負時代使命,創新運用科技、弘揚人文價值,讓LPU成為開啟智慧新時代的金鑰。讓我們攜手探尋科技人文交織的無限可能,共創人機共生的美好明天!
*作者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工學博士